第7版:县域·兴县

兴县赵家坪乡积极创建乡风文明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本报讯 兴县赵家坪乡位于兴县西南,国土面积1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905亩,户籍人口2560户7228人,常住人口603户1207人,全乡辖10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为纯农业乡镇,主要以生产谷子、玉米及黄豆、高粱、红枣、薯类等杂粮,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种植业以及外出务工收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赵家坪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积极营造创建文明乡镇良好氛围。坚持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安排,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督查、同落实,做到加强组织领导,上下联动抓创建,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组员,各站所、各村委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组专题会,研究创建事宜,部署工作措施;做到加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通过在乡村主要道路、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张贴“讲文明 树新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发放倡议书等形式,提升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程度;做到资金投入有保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对创建文明乡镇所需经费和重大开支及时研究、及时解决,在资金投入上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上下联动,合力打造产业兴旺、美丽宜居新农村。举全乡之力,奋力打造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赵家坪新形象。做到壮大产业促发展,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引擎,由乡经济发展合作总社实施建设的5000头育肥养猪场,运行顺利,效益显现,年收益达100万元,为赵家坪乡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到脱贫攻坚实现新提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统筹县乡村200余名党员干部力量精准帮扶、综合施策,围绕收入稳定,多措并举,全乡900户2521名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对武家峁、西墕、康家塔等村实施了红枣提质增效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四好农村路”等等基础设施工程,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土地确权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做到狠抓人居环境整治,使乡村面貌更美,以“爱心超市”积分奖励为载体,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开展村容村貌大整治、户容户貌大改善、“爱国卫生季”等活动,同步实施“六化”工程,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实施了垃圾中转站、垃圾池、旱厕改造、街道整治等几项配套工程,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做到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制度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严厉打击“散乱污”现象,加大扬尘、污水治理力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本乡区域内无污染事故发生,无破坏生态事件。

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坚持以创建市级文明乡镇为载体,着力丰富创建内涵,运用多种举措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打造和谐文明新农村。做到抓文明创建,实现乡风民风更好,连续举办两届“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表彰大会,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平台;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走廊,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活动,成立赵家坪乡新时代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建立了11个新时代文明站所,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包括公民道德、文明礼仪、法律、健康等义务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做到开展思想教育,实现全民素质提升,各村都建立了村规民约,并通过“大喇叭”宣传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传递文明理念,弘扬传统美德。通过在七一、春节开展党员帮扶活动,组织慰问残疾人、五保户、困难党员、老党员,使敬老扶弱成为长期坚持的固定活动。在重阳节举办“尊老敬老”座谈会,弘扬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做到积极化解信访矛盾,深入开展“三零”创建行动,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有效,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有效筑牢了基层防线;做到阵地建设再上新台阶,累计投入100余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与提升改造,规范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100%,各村图书室、文化室实现全覆盖,各类图书、乐器设备齐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质;全方位推动 “美丽宜居、文明善治、特色魅力”新赵家坪呈现世人面前。 (张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