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 河湖长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张广勇出席

本报讯 (记者 刘子璇) 6月28日,全省河湖长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安排部署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重点工作。市长张广勇,市领导任忠、杨巨才、刘晋萍、油晓峰,市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长王文成在我市分会场收听收看。

会议强调,一要树立系统化思维,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意识,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和水陆域,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气、治城有机结合,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一体推进,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共建共管、流转顺畅的管理机制。二要打通市场化路径,创新水利投融资方式,统筹推进“五水综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规划引领、政策制定、制度保障、财政投入、行业监管等职能作用。三要推动项目化运作,围绕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谋划推进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发挥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带动作用,打开治水兴水新局面。

会议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治水兴水重点任务。一是全力防治水污染。抓好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容、保温提效改造和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深化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强化汾河入黄口水质动态监测,增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积极探索人工湿地等生态净化方法。二是严格保护水资源。科学细化我省黄河干支流耗水指标,推进水资源全域化配置,优化取用水结构。强化取用水管理,严惩违法开采和超量开采,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强河流湖库水量调度,维持全省河流基本生态用水和生态基流。三是持续涵养水生态。久久为功推进“七河”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五湖”,科学管控岸线空间,清理河湖“四乱”,推进增绿、返璞、留白,涵养水生态、丰富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特别要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标本兼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会议要求,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锚定治水兴水任务目标,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联防联控联治,加强督查考核奖惩,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向“有能”“有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