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学习借鉴井冈山经验加强吕梁红色资源深度开发

□ 任林莉 薛晓明 冯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通过井冈山实地考察调研学习,在接受直观性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也为促进我市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行性的借鉴和启发。

井冈山,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然消去,漫山的翠绿层林尽染。在这片曾战火遍布的土地上,承载并传承着无数英雄烈士们的故事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千千万万革命者永不磨灭的信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后来到达的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队会师后,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星火燎原之势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在沿着当年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追忆革命斗争画面、了解历史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中,在认真聆听井冈山干部学院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和实地遗址亲身感受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令人难忘的岁月,置身于当年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精神上、心灵上一次次受到强烈的震撼,一种在课堂上、书本里体会不到的感受便油然而生,对井冈山斗争、对中国革命、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认识和体会,对井冈山在中国革命中所承载着的历史厚重和对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性认识。由此也引发对吕梁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中央政治局6月25日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历史血脉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吕梁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在革命战争年代遗存的革命旧址,像一矗矗不朽的丰碑,铭刻着吕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和光辉历程。吕梁,是山西建党最早的区域之一;是山西第一支工农武装的诞生地;是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的主战场;是八路军两大主力师,特别是第120师的征战地;是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首选的工作地;是晋西革命的中心,是晋绥边区的首府所在地,许多重要的党史事件发生在吕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众多的革命伟人在吕梁生活和战斗过。作为捍卫陕甘宁边区党中央所在地的钢铁屏障,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涌现出了以张叔平、贺昌、刘胡兰等为代表的众多吕梁英雄。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积聚、形成的吕梁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同承一脉,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优秀成果,又是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和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传统性格,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极大地丰富了吕梁红色文化的内涵。利用好我市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传承好红色革命基因、赓续好红色革命血脉,弘扬好红色革命精神,是时居当代的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吕梁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目前,在建成的19处纪念馆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未被列入保护单位的4处馆所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进一步修缮开发中。

文化是文旅工作最根本的支撑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百年党史是中国文化的根基。研究百年党史和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开发利用好红色党史资源,是史志部门最根本最本职的工作。结合井冈山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迎接建党百年和全党开展党史教育为契机,对具有光荣革命斗争史、蕴含丰厚红色资源的吕梁来说,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我市红色旅游资源,通过文旅事业传承好党的红色基因,宣传好吕梁精神,蹚出一条文旅转型新路意义重大。

推动红色资源景点上档扩容,真实生动展现历史事件全貌。红色旅游景点开发上要做到对历史事件的全面反映,提高场馆建设的水平境界。有些纪念场馆在建馆之初就存在就事论事,更多构架是侧重展示本地区的党史事件,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反映不够全面,定位不够准确。下一步需做好红色旅游景点提升工作,吕梁革命斗争史是中国革命斗争史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吕梁的红色资源融入全国红色资源的一部分进行开发利用。

精准定位史实事实的历史价值,理清党史文明史的历史脉络,全面客观地把握党史资料。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性的思想统一导向。

抓好革命旧址的考察认定和开发清单,增加红色旅游资源的储备。吕梁市每个乡镇粗略估算革命遗址数量能达到一到两个,有的乡镇甚至会有三四个以上甚至有多个红色遗址群,比如临县双塔村中央后委各机关旧址、兴县晋绥边区党政军机关旧址和医疗卫生、学校、军工厂等旧址,还有好多红色遗址资源在考察过程中没有统计进去,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开发、利用。随着红色景点的开发,历史事件的延伸,出现一些新的革命遗址线索,必须跟进线索认定,认定之后拉出资源开发清单,增加红色旅游资源的储备。

试行史志联络点制度,助力基层组织和有关部门全方位多领域开发党史文明史资源,精准使用党史文明史。史志部门要大力支持县、乡、村做好党史文明史的开发利用,配置红色景点史志联络员,为红色旅游开发部门和项目实施部门提供史志支持和帮助。有些红色资源的保护修缮上未做到“修旧如旧”,融入太多现代建筑元素和材料,无法突出红色资源的时代特征和红色特性。同时要加强史志部门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工作前置和跟踪服务。

争取地方党史方志进机关、进企业、进军队、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村户。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推出一批短平快的网上宣传产品,以精品力作为基,打造一批题材多样、种类多元、形式多面、渠道多变的精品力作。依托文字、视频等传统形式,借助新技术、新手段,站在技术最前沿并贴近群众、贴近现实。用人们看得懂、听得到、信得过的精品力作,展示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潜移默化地提高全民党史文化修养,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滥用党史、乱用党史行为,当好党的红色家谱和基因库的守护员。一是整顿公众号。要加强对吕梁全市党史、革命史、红色文化等方面的公众号的管理,史志部门要对其党史、革命史内容进行审核把关,不能让一些公众号传播歪曲历史和出现抹黑党史的言论。不能让党史文化成为一些公众号博取关注、谋取利益的工具,而是要让公众号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化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窗口。二是规范解说词和布展内容,有些旧址在布展方面把关不严,展板有明显错误。三是根据工作需要,对各条战线上的人员进行培训。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引深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党史知识培训。传播正确党史知识,提供党史学习教育方法,让其学会依托党史资源,运用党史方法推动自身工作。

加强党对党史工作的领导,强化史志工作的法律支持,为史志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一是参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设立党组加强党内工作,明确职责,发挥党组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工作的推动作用。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借鉴榆林等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成立红色资源开发指导小组,通过设立临时性机构的办法,赋予史志部门一定的行政职能,在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立法工作,更好的保护红色资源开发的成果,使红色资源的开发能更好的起到传承文化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吕梁市委史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