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一把战刀四世情

◇爱我吕梁·文明印记⑩

贺龙元帅使用过的战刀。

□ 刘朵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看起来一把普普通通的战刀,却因为一段传奇经历而成为吕梁山革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中国古兵器鉴定专家李清仁鉴定,这把战刀是手工打造,从它的血槽、刀头呈现出的鸡冠纹和刀把箍的装饰来看,它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制刀工艺,是一件近代的战刀真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把大刀不仅见证了贺龙元帅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丰功伟绩,还传递着贺龙元帅与警卫员田仁明(原铁道兵第1指挥部司令员)、田仁明与警卫员刘子芳(吕梁临县籍革命前辈)、刘子芳与女婿高宇峰、高宇峰与田仁明父子之间崇高而深厚的情谊。

田仁明于1939年10月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警卫排警卫员,成为贺龙师长的警卫。抗战时期贺龙元帅在晋绥战斗11年,田仁明作为贺龙元帅的随身警卫,与贺龙元帅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后来,田仁明要离开贺龙元帅身边,走上新的岗位。离别时,贺龙元帅特将随身多年的战刀相赠。

山西临县人刘子芳,于1946至1950年担任田仁明的通信员、警卫员,一直跟随田仁明转战南北,曾两次在战场上舍身相救田仁明,使二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后刘子芳因病回到家乡临县做地方革命工作,两人暂时失去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已是铁道兵第一指挥部司令员的田仁明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刘子芳的下落,特邀他赴沈阳相聚。久别重逢的两位老战友感慨万千,临别之时,田仁明司令员拿出珍藏多年的贺龙元帅使用过的战刀转赠给刘子芳,勉励他牢记和传承红色晋绥革命传统,让世人永远牢记贺老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风范。

2013年,刘子芳的女婿高宇峰创建了吕梁古兵器博物馆,并在馆内开设抗战展厅。刘子芳郑重地将元帅战刀转赠给爱婿高宇峰,嘱托他收藏在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贺龙元帅光辉的革命生涯和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让晋绥精神代代相传。2015年9月,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少将参加晋绥纪念活动期间,抚摸着大刀,一再叮嘱:“这件革命文物非常珍贵,一定要好好珍藏。”

2016年3月22日,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之际,高宇峰携子女赶赴北京看望田仁明,田老及其儿子田江嘱托高宇峰一定要保存好这把凝结着几代人情谊的大刀,办好吕梁红色革命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从贺老总身上,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缔造的晋绥精神中汲取营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