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用心化纠纷 全力保和谐

——记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崔林有

在离石区马茂庄村,崔林有的名字如雷贯耳。要说他的名字有多大分量,群众的口碑就是一杆秤。老百姓说:“老崔来了,事情就好办。我们信他服他。”

崔林有是离石区马茂庄村调解委员会主任。2000年,当他第一次走上这个岗位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一干就是21年。对调解员工作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挚爱,他用一腔热血,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如和风春雨,化解了无数人心中的冰霜雪雨,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优秀人民调解能手”“山西省优秀法治人物”“山西省人民调解专家库成员”“最美吕梁人”等荣誉称号。

崔林有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调解矛盾纠纷一拿一个准,几乎是调处一个成功一个,不留后患。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2018年6月,离石区段家坪村的李大娘,年龄七十多岁,家有六个女儿,因没有儿子招了一个上门女婿,老人本以为可以养儿防老,安享晚年,但往往事与愿违,女儿和女婿不仅没有尽到孝敬赡养老人的义务,反而对老人恶语相向,逢年过节也不看望老人,老人伤透了心,准备变卖房子维持生计。没曾想女儿、女婿和孙子一家三口更是变本加厉,用更恶毒的话来羞辱老人,老人声泪俱下,找到了崔林有希望能得到调解员的帮助。崔林有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及时化解了这场危机,同时向子女普及赡养老人法律法规,女儿、女婿听后茅塞顿开,终于意识到错误,并保证以后赡养老人,老人最终取消变卖房子的念头,一家人也和和睦睦。

在调解工作中,崔林有还确立“五心标准”:信心、热心、耐心、公心、诚心。讲好“五种调语”:安心话、风趣话、圆场话、劝和话、希望话。炼就“五种功夫”:听功、问功、记功、答功、劝功。培育“五种能力”:总结报告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处置能力、学法用法能力。学会“五种方法”:冷却降温法、褒扬激励法、证据展示法、换位思考法、模糊处理法。

平日里,崔林有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熟悉法律、苦练内功。只要有时间,崔林有就专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民法通则》《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婚姻法》《土地承包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还经常外出取经学习。闲暇之余,崔林有最喜欢的事就是翻看《山西法制报》《人民调解》等报刊杂志,他经常找一些现成的例子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在调解中的应对能力。

基于崔林有在群众中的影响力,2014年5月,马茂庄村设立了首个崔林有名字命名的街头调解室——“老崔说事室”,24小时为群众提供“纠纷热线”。只要村民有矛盾,崔林有都会尽心竭力调解,直到纠纷圆满解决。在调节中,崔林有借鉴“枫桥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以“创和谐社会、建稳定新村、保平安离石”为目标,“以防为主,调防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警民联调大结合调解,做到了矛盾苗头“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努力将各类矛盾发现排查在基层、控制化解在萌芽,牢固构筑村级矛盾调解第一道防线。

21年来,崔林有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千余件,涉及金额10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协议履行率达100%。涉及纠纷类型有邻里宅基地纠纷、建筑采光纠纷、水路纠纷、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打架斗殴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崔林有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百姓的利益,提升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夯实了党执政为民的群众基础。

本报记者 阮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