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吕梁教育 周刊

如何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暑假已经来临,广大家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近两个月的暑假如何妥善地安排孩子?笔者在采访中发现,离石的很多家长已经提前给孩子做了各种各样的暑假规划。部分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又轻松的暑假,选择让孩子自我安排学习时间,或带孩子去旅游等,而大多数家长则认为孩子整个暑假不能光玩,应该参加培训班保持学习状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

报十几个补习班,从早补到晚,从放假补到开学

雒女士是离石区莲花街道居住的一位全职太太,家境殷实。她儿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中下游。眼看明年就要小升初,雒女士比较着急。所以在没放暑假前就给孩子报了奥数班、英语班、数学班、作文班。从放假开始一直排到了8月20日,孩子仅剩10天的休息时间。中午吃饭午休两个多小时,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要比正常上学还紧张。

雒女士说:“孩子并不是不聪明,而是不懂得学习。大人赚钱也是为了孩子,所以在补课上花再多的钱也舍得。”雒女士说出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

“没空”家长

“放养”在家看电视玩游戏怕伤眼无奈送娃去培训

“去年暑假,我本来想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可孩子死活都不愿意去,最后只好作罢了。谁知道我们夫妻都上班,爷爷奶奶又管不住孩子,他整天窝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最后眼睛不舒服,我们还带他去看了医生。”离石区家长冯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初一,“孩子没有自控力,我们家长要上班又没空管,所以今年暑假我不管他愿不愿意,整个暑假给他报了4个培训班。”

像冯女士一样,忙于上班,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暑假期间又分不开身陪伴和管孩子的家长,大有人在。

“开明”家长

阅读、旅游、运动……让孩子享受轻松假期

与无奈选择让孩子报培训班的家长不同,有些家长则认为暑假就应该让孩子放松,让孩子享受轻松假期。

离石区东关小学家长唐女士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女儿小洁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在小洁的暑假里,除了正常的学习规划之外,有一项重要内容——旅游。每年放暑假,唐女士都会休年假,陪小洁去旅游,参观一些特定场所,比如工厂、高等学府,科学研究所等,也能助力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境普通的家长林女士说,她选择让今年上初一的儿子通过阅读来了解世界。暑假是孩子积累阅读的好时间,她给儿子买了很多感兴趣的书籍,孩子也会听一些英语歌或是看英语电影培养语感。她还让孩子参加了社区篮球俱乐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接触更多同学,培养孩子交际能力和情商,孩子健康成长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笔者还采访了5名成绩优秀的孩子的家长,他们都表示孩子在暑假期间都有自己的学习和游玩规划,其中包括阅读、学习、旅游、运动等,送孩子上培训班不是最主要的。假期期间应该尽量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太过密集的安排会影响小孩的学习兴趣和吸收能力,对开学后学习反而不利。

“少报或不报培训班,这样过暑假,其实大人和小孩都会很轻松,再开学时也会更有精力去投入下学期的学习。”林女士表示。

教育部: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通知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坚持学生自愿参加,合理安排暑期。

鼓励学校积极承担。地方教育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并作为学党史、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同时,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志愿参与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

坚持学生自愿参加。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宣传告知具体安排。同时,积极引导家长关心重视孩子暑假生活,尽量抽出一定时间,加强亲子陪伴、交流互动,使孩子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合理安排服务内容。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提供托管服务的学校应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在做好看护的同时,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积极拓宽资源渠道。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在托管服务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要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

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地方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暑期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可参照课后服务相关政策,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实行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收费标准由地方教育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示、做好宣传工作,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参与托管服务人员安全责任,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和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消除托管场地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市教育局紧急通知:

坚决防止中小学生暑期学习负担过重

对此,近日,吕梁市教育局转发了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坚决防止中小学生暑期学习负担过重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明确要求。

严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集体补课。学校不得占用暑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集体补课,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参照执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培训,严禁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经营开展学科类培训。

严禁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小学课程教育。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小学文化课教育,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学科类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严控暑期作业总量。学校要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暑期作业结构,严控暑期作业总量,确保难度不超过国家课标要求,提倡布置适合学生自主完成的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暑假作业,同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合理安排作业进度,保证完成好作业。

密切家校暑期合作。学校和老师在暑期前通过家访、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普遍开展一次家校衔接活动,要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经常了解暑期学生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指导家长与孩子时时沟通交流,积极引导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开展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按时就寝休息,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努力拓展暑期服务。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学校图书馆、运动场等资源,可采取教师轮流值班、家长委员会组织有意愿的家长志愿值班和引入社会自愿服务等方式,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暑期提供课后服务。要加强与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社会组织协调沟通,充分利用社区街道提供暑期看护等公益服务,缓解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孩子难题。各地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各级各类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要开设暑期研学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暑期研学实践服务。

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市教育局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暑期巡查力度,深入各县进行巡查,同时,欢迎社会群众监督举报。对于学校和其他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教育专家建议:

阅读、旅游、运动、学做饭……

海南中小学心理健康学会专家组成员、海南中学心理高级讲师陈玲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孩子和家长一起规划好暑假生活,将能过得更有意义:

首先,家长可事先帮孩子借到下学期的课本,在暑假期间,孩子每天可以翻一下课本,对下学期的新知识有一个基本掌握和了解;同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与亲戚朋友的高年级孩子接触,让学哥学姐们谈一谈高年级的学习生活,这能对孩子起到勉励作用,引导孩子朝前看。

其次,平时课程紧孩子没那么多时间读书,进入暑假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个阅读的规划,家长可以提前购买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中学可以是小说或是散文类的,小学可找浅显易懂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比如杨红樱老师的系列书籍,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沉迷动漫书籍,此类书籍的思维都是片段式的,不利于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

推荐家长可以列一份清单,下载一些经典动画片、或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给孩子观看。家长如能陪伴孩子一起看会更好。

第三,加强孩子的动手和独立生活能力。在暑假期间,可以教孩子学煮饭或是做一两道简单的菜。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考虑让孩子跟着做面包甜品等。还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等地方做义工,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对于孩子来说,独立完成一件事所获得的成就感不是靠夸出来的,而是要做。或是带着孩子参与一些运动项目, 组织几个要好家庭一起聚会,一起体验生活。

对于暑假期间家长给孩子报很多培训班的现状,陈玲认为,还是需要因人而异,适当可以,但不要过分依赖培训就行。

(李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