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以文艺之力量“展”奋进之吕梁

——我市“百年航程,奋进吕梁”建党100周年书画摄影展侧记

□ 本报记者 李刚 靳艳芳

2000多件原创作品中遴选出178幅美术作品、251幅书法作品、600多幅摄影作品亮相展览,前后800余人参与创作;

展品表现形式多样,除传统的书法、绘画、摄影外,作者还采用版面、漆画、烙画、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表现;

展览持续火爆,计划7天的展期一延再延,直到第19天才关展;

累计参观人数突破10万人次,最多的一天观展人数达1万多人,除单位组织机关干部观展外,市民自发成为观展主体……

建党百年,丰功伟业;党的生日,喜庆热烈。6月27日,吕梁市区城南公园,一场展出规模大、展品质量高、参与创作人数多、观展人数破纪录、展出时间长的书画摄影展在建党百年之际,精彩亮相与市民见面,在吕梁这座欢乐、奋进的城市掀起了一场强劲的红色旋风、一场强劲的文化旋风。市领导来了、机关干部来了、青年学生来了,企业员工来了、周围的市民来了,有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的,有成年子女带着老人来的,有带着外地朋友来的,有坐着轮椅来的,还有打工者拿着手机现场给家人直播的……这场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全市文艺工作者精心打造的“百年航程,奋进吕梁”建党100周年书画摄影展为我市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红色元素。整修一新的城南公园因为这场红色展览成为人们重温党史、感悟初心、享受艺术的热门打卡地,也因为这场红色展览更加激发起了人们心中对党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

“展览十分震撼!观展过程既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这是众多观展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而老百姓则对贴近自己生产生活的作品更感兴趣,油画《复兴晨曲》、国画《古塬律动》《光伏扶贫》等作品让他们在展览中找到了共鸣,“就爱看这样的画,和我们周围人的生活差不多,和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一样。”中阳县在离石做装潢的田晓明看了展览后高兴地说道。“没想到展览会这样受欢迎,原定每天晚上9点闭馆,但参展的人一直不断,每天晚上都在10点以后才能休息。”吕梁市美协主席张惜展览期间基本上每天都在展厅守着,十几天下来直叫“够呛”。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吕梁文艺力量的一次大集结,800多位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参与其中,用影像见证、用笔墨书写、用丹青描绘,他们带着激情、带着责任以多样化的艺术语言发“文艺之声”,显“文艺之力”。他们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以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追寻吕梁红色印记,弘扬吕梁精神、反映吕梁50年沧桑巨变为主题,创作推出了一批体现历史高度、彰显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展现了吕梁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和新时代吕梁人民自强不息,在建设新吕梁征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了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和责任,抒发爱党爱国情怀,激发全市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建设美好新吕梁的信心和决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中书协会员郝慎之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也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参展的作品是一幅八尺对联,内容为自己编创的“一舟载梦,四海归心”,用大红纸以对联形式表现,挂在展厅十分引人注目。“创作时选用大红纸就是要表现中华民族越来越红红火火,书体采用行楷,体现了庄重与活泼的对立统一,喻示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顽强拼搏、继往开来,再续航程、再鼓干劲、再创辉煌!”自己的作品能够参与这次展览,郝慎之话语中流露出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中美协会员王爱荣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贴近展览主题,专门为自己的一幅200*240的大画创作了一副对联“一舟载梦呈伟业,四海归心看宏图”,悬挂在美术展厅大门的正面,大字、大画,吸引了不少的观展者驻足欣赏。“创作的过程也是一次接受教育的过程,自己的作品能够参加这样的重大主题展览,内心确实有一种强烈的坚定信念跟党走的情感共鸣。”

“这次参展的有专业人员,也有业余爱好者,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创作热情十分高涨。但不管作品好坏,不管水准高低,都体现了作者们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体现了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艺术自觉,更体现了他们为吕梁画像、为吕梁立传的文艺担当自觉。与作品本身相比,这才是更为可贵的。”市文联党组书记、文联主席郭银屏这样说道。“展览这么受欢迎,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文联将继续团结引导全市广大艺术家听党话、跟党走,用文艺作品反映生活、服务社会,讲好吕梁故事,发好吕梁声音,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培养更多更出色的文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