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山西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学子来汾阳实践学习

本报讯 7月15日,山西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师生一行96人在汾阳市开展实习实践、交流研讨,开启产、学、研协同发展实现政、校、企有机融合,进一步推动汾阳市深化市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进程。

在粮缘金土地公司董事长郝秀海的带领下,该院师生一同参观了该公司肥料科研试验基地、肥料生产车间、企业展厅。在实验室,学子们与企业实验员共同开展实验,让学生将肥料工艺学课程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对实习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在院企合作交流会上,山西省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山西农业大学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樊文华教授介绍了山西农大资环学院情况和院企共建的思路和打算,并进行了合作交流。他表示将帮助企业解决在研发生产微生物菌肥、大量元素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生产的技术问题,并通过深度合作,共同为汾阳市的农业生产做出贡献。汾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永鑫深有感触地说,本次合作交流会的召开,是践行市校合作“12大基地”部署的生动实践,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合作交流,拿出更多的政策、更多的项目,也欢迎更多的高校、更多的人才与我们携手合作,在汾阳高质量转型发展中贡献才智、建功立业、共创机遇、共赢未来!

当天下午,山西农业大学资环学院与粮缘金土地公司进行座谈。郝秀海董事长介绍了公司目前研发生产肥料情况,并提出了在保水有机肥、生物菌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测土配肥等方面遇到的技术问量和需求。山西农大资环学院教授樊文华表示,将集中学院骨干团队,在肖家庄、演武等高梁产区打造绿色高粱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新型肥料;教授郝鲜俊说,作为家乡人,愿意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更愿意将在加拿大学到的在微生物领域的先进技术用到家乡,在土壤中分离出微生物并进行复配,生产功能型微生物肥料,并建议生产作物专用肥;副教授张杰表示,目前国内外微生物研究领域中,自养微生物研究较少,下一步计划研究自养微生物减少碳排放的作用机理,促进汾阳市绿色高粱基地建设等项目的合作,为汾阳农业生产的发展及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