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子璇
“接到全国红色宣传联盟即将走入吕梁的消息时,我非常兴奋,想迫不及待地来到吕梁,果然不枉此行。”7月25日,初来吕梁的遵义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周俊南谈到此次吕梁之行,颇为感慨。从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到汾阳市贾家庄村,两天的行程,周俊南已经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
虽然是第一次来吕梁,但周俊南对“对党忠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吕梁精神早有所耳闻。“党的诸多大的事件均与吕梁密切相关,一部吕梁革命史就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缩影。”周俊南说。
周俊南表示,来到吕梁,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吕梁很“大”。首先感觉吕梁的格局很大,在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作为当年晋绥边区的中心地带和首府所在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体现出来非常大的格局。其次吕梁对党和国家有着大的感情,吕梁人民勤劳质朴,从骨子里热爱党和国家,正是这种热爱,激励吕梁老区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显著成就,特别是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胜利,勇敢走向新时代吕梁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再次就是吕梁作出了大贡献,在战争年代为前线送物送粮,新中国成立后,吕梁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计得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海量资源”,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多项重大任务的顺利推进,充分体现了吕梁人民无私奉献、报效国家的崇高价值追求。
“每个地方都有精神特质,有所区别但又一脉相承。无论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还是吕梁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内生动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周俊南说,站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从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我相信有吕梁精神,再加上吕梁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文化,吕梁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