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冯海砚
黄河东岸的吕梁山,是一块贫瘠的山,这是山外头的人们对吕梁最直观的印象。殊不知,吕梁也是一座英雄的山。一部《吕梁英雄传》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山外头的人们,再次深刻认识吕梁就是从这一长篇小说开始的。“在来吕梁之前,对吕梁的唯一印象是《吕梁英雄传》。”7月24日,抚顺日报社副总编辑戴英姿在参加“寻访百年红色精神 重走红色革命地标——全国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建党百年大型融媒采访·吕梁站”集中采访活动也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对于戴英姿来说,来吕梁之前,在自己的脑海里,吕梁就是一个符号。经过几天的走访观摩,吕梁给了她一个新的印象:吕梁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提及时代二字,这些年,特别是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后,吕梁人民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保持对党忠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切实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用吕梁精神筑牢吕梁之魂,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而顽强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戴英姿把自己所在城市抚顺的城市精神与吕梁精神作了一个对比。“我觉得吕梁人民无论从格局还是站位上都显得大气,忠诚、责任、大义、担当处处体现在吕梁精神中。抚顺同样也是一座有担当有责任的城市,这两个城市的精神都是相统一的。”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最早组建地方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是山西省第一支工农武装——晋西游击队的诞生地,是山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成立地,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是中央后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和中央西北局机关的驻扎地,是晋绥首府……在创建新中国的历程中,吕梁,留下了重要的历史轨迹。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孕育出的吕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吕梁人奋勇前行。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同时也是国歌母本的诞生地,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吕梁和抚顺一南一北,两地完全可以实现同频共振,在加强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和交流。
“我想这也是全国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组织举办这样一次大型融媒集中采访活动的初衷。”在戴英姿看来,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一来可以重走红色革命地标,宣传红色精神,二来自己也可以向其他媒体兄弟单位学习融媒体宣传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