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离石区龙凤南大街昌圆路口,车来车往,汽车礼让行人,非机动车、行人都有序通过斑马线,横穿马路、闯红灯现象不见了,城市交通秩序更加有序……
“这个红绿灯改得真好,原来绿灯亮了,有直行的,有拐的,真是不安全改了之后,过马路安全多了。上面的领导给咱们群众办了天大的好事了!”居住在离石区莲花小区的居民李秋爱欣喜地说,在此之前,龙凤南大街与兴昌路交汇处直行绿灯亮时左转绿灯同时亮起,上下班时间车流量大,双向直行和左转的车辆、行人冲突,导致交通堵塞,存在安全隐患,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这不仅成为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成为社区治理的一块“心病”。今年6月,吕梁市委领导深入离石区昌宁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活动,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解决,不仅改善了交通环境,也打开了群众的“心结”,老百姓无不拍手称赞。
据悉,为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在群众心坎儿上,吕梁市委领导把进社区作为重要抓手,摸索并建立了领导干部+人大代表+人大联络站点+社区治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分4批次下沉离石9个社区,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实打实解决民生关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捆绑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这条路上常常有货车通过,车流量很大,上下学期间孩子的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现在这一片儿画了新的禁停标志,设置了减速带,学生上下学还专门有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里也开展了安全讲座,孩子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很感谢领导给咱们解决了问题。”来自交口街道高家沟社区的居民李大姐说道。
调整红绿灯、设置减速带、开展安全讲座……通过市委领导深入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活动,一批批、一件件事关群众的急难所盼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是否有成效,老百姓的满意度是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在市领导走进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中,涉及离石区牵头的,每件反馈的事都成立专班,由区级领导牵头抓落实,同时,该区牢树主角意识、扛牢主体责任,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客不客观、事情解决及不及时、干部工作到不到位、群众反馈满不满意”,优化流程、建章立制、标本兼治,切实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区四大班子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责任督导、把脉施策开方、制度常态推广、形成长效机制,区级职能部门主动担当作为、科学把握政策、左右衔接配合、上下沟通顺畅,街道办社区层面提高前列意识、抢抓倾斜机遇、积极开拓创新、踢好临门一脚,把群众关切的“小事”一件一件办、一锤一锤敲,把工作往细做往实做往深做,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除此之外,离石区还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转化与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结合起来,以信访工作为突破,国家交办初信初访、重信重访化解率均超过90%以上,解决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极大振奋了全区干部精神,有力助推全区各项工作强势推进。
“我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一个‘办’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人民谋幸福,也需要从一件件小事、实事做起。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细化责任落实、强化基础保障、加强部门配合,对群众提出来的问题落实‘五办四清’离石模式(即提高站位办、密切协作办、第一时间办、举一反三办、建章立制办,事项说清、方案出清、环节理清、责任划清),拓宽思路、系统治理、精准施策,通过走进联络站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真正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民情‘直通车’、为民服务‘连心桥’作用,实打实地回应群众关切的难事、急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石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离石区委书记张潞萍表示。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