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一剪一刻皆印记

——吕梁市委党校“吕梁英雄传”刻纸展小记

□ 本报记者 白丹 臧媛慧

花费近3个月时间,老中青三代30多名党员参与,39幅刻纸成型。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吕梁市委党校献礼的主题为“弘扬吕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吕梁英雄传”大型刻纸展惊艳亮相,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赞赏。

6月25日上午9时,吕梁市委党校教学楼一楼大厅人头攒动,全校师生共聚一堂参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吕梁英雄传”刻纸展,大家认真聆听老师精彩的讲解,细心欣赏一幅幅精美的作品。18个故事精彩绝伦,39幅作品动人心弦,吕梁精神丰富的内涵感染着每一个人。大家由衷感叹刻纸艺术的魅力,纷纷向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吕梁英雄致敬。

3月初,吕梁市委党校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精神,精心安排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决定将彰显吕梁精神的《吕梁英雄传》用刻纸艺术形式予以展现,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学校专门成立了创作团队,由常务副校长薛志胜担任组长,7名党员担任主创成员,近30名党员承担辅助工作。薛志胜表示,“研究宣传吕梁精神,研究它的历史价值,宣传它的现实意义,这是我们党校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剪刻纸艺术起源于汉唐,是光与影相结合的艺术,常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俗之一。它极致的镂空技艺,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次展览,让刻纸艺术首次亮相吕梁。

“我们找过一些专业的剪纸人士,但都以线条过细、动态呈现难度过高被婉拒,还表示这个任务很难完成。出乎意料的状况把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作为党员,就是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最终我们决定自己来摸索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此次刻纸展负责人说。

全体团队投入紧张的工作,精选故事、改编、美工、出图、技术保障、文字编辑、装帧、后期制作……技术指导组对创作成员进行了严格培训,大伙认真地学习,大胆地试验,互教互学,逐步掌握了刻纸艺术的基本要领。可是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相当大,人物表现精彩程度、场景的繁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稍有不慎就会刻坏线条前功尽弃。

要达到“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绝非易事,老党员何增武说,刻纸的重要方法是: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密后疏。刻制时要刀法齐整、规则,线条挺劲有力,刀刀合缝,丝丝入扣,才能完成一幅刻纸作品。

“刻纸对于大家都是第一次,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聚精会神一刀一刀地刻,将手、脑、心融为一体,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在刻制的过程中,我们自己都看不出作品的具体样子,直到最后看到成果真是惊艳到了,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党员姚蓓感慨道。

“民兵注意在敌人内部发展组织,加强对敌斗争辛有根说服伪军杜玉贵弃暗投明”, 这是姚蓓负责的第二十五画的主题。由于线条和人物复杂,她说光这一幅就用了上千刀。虽然把手划伤、颈椎酸痛是常有的事,但苦尽甘来,自己成功创作出了四幅作品。她说,吕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吕梁儿女,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吕梁精神,努力工作,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无愧于“英雄吕梁”这个光荣称号。

“刻纸,刻的是吕梁魂!下半年,‘吕梁英雄传’大型刻纸展将进入党校的干部培训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而顽强奋斗。”薛志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