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老歌,唱出了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唱出了最广大人民心中最深的谢意,也唱出了武和对党最朴素的感情,2011年武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回忆入党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心潮澎湃,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2年武和成为石楼县职业中学一名在职教师,在工作中,武和时刻不忘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常和学生说,“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没有战乱的年代,过着充实而富裕的生活,没有体会过衣不裹体的尴尬,更没有体会过生命威胁的恐惧,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共产党在我们心中是不可磨灭。”
2017年,为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武和自觉担负起组织赋予的重任,主动申请成为石楼县呼延山村委驻村工作队的一名成员。驻村三年,他紧紧围绕对党的事业负责精神和完成驻村工作目标和任务,聚焦工作重心,有力推进驻村工作的具体落实。积极协助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进行扶贫资料的制作、整理、完善工作,走村入户,掌握贫困户详细信息,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手段,协助村“两委”完成村级财务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走访调查,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解决群众切身困难问题,听取群众建议,切实做到了把群众放在第一位。时刻树立一名共产党员的形象,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精心做好分内的工作,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事业去追求,全身心地、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当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告别绝对贫困、更加意气风发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必将创造更多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武和记忆犹新,那一刻我作为一名党员,脱贫攻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为贯彻落实党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政策,武和自愿加入石楼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荣幸地成为了众多志愿者的一员,在从事志愿者的工作当中,他一直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更多的是关注留守儿童和老人,携手县团委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送白面、牛奶及生活用品30余次。也联合县红十字会为石楼县老年人进行义务就诊,讲解应急知识,发放药品,收拾房屋等。
一次次真情的付出,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社会的温暖,也感受到共产党服务人民的宗旨。
同时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党史学习教育政策,武和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党史知识,学习领会国家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有幸被选为石楼县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员”,给众多师生、党员、群众做党史宣讲。
对工作,源于尽职。对驻村帮扶,源于对老百姓和党的忠诚。对公益事业,源于热爱。武和时刻把党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