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生猪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点环节和保障体系,一体推进,全力打造生猪产业发展全链条,取得明显成效。
我市依托大象、百世食安等龙头企业,实施生猪养殖重点项目14个,项目全部完工后,可新增能繁母猪存栏13.04万头、新增生猪出栏产能152.75万头,占全市年度新增任务的比重分别为65.2%、58.75%;积极优化布局屠宰产能,支持屠宰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提升仓储、冷链运输能力,延伸完善屠宰加工产业链条;统筹做好生猪生产与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瞄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大粤湾等发达地区打品牌、拓市场,培育壮大“吕梁生猪”区域品牌。在产业体系建设上,我市依托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构建“原种场+扩繁场+育肥场”层次分明的繁育体系,充分发挥我市种植优势,积极发展绿色、无污染、无残留的安全饲料,建立优质饲料生产供应体系,结合“三支”队伍改革,按“五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设施设备)要求,以乡镇组建生猪防疫机构,筑牢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依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成立专家组,建立研发中心,设立院士、博士工作站,组建培训师资团队,开展生猪养殖技能培训,做到从业人员人人培训、持证上岗。
截至目前,14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分解,共落实各类子项目65个。65个子项目现已完工32个、正在建设26个、未开工7个,子项目开工率为89.23%。与中介公司完成对接,初步拟定了“吕梁生猪”区域公用品牌注册方案,正在申请对主要产品进行注册。在技能培训方面,市级已制定了培训方案,已将年度培训任务全部分解,正在有序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