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我与老红军何大爷的情缘

□ 席生喜

何大爷,属虎,1914年10月出生在陕西省清涧县寨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4年7月在工农红军27军84师1团做战士,后在陕西红军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任红15军团78师4团部支书;1933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10月份在瓦窑堡红军10部转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至1954年10月任八路军34旅、冀鲁豫军区、哈尔滨军区、山西军区所属的部队担任政治指导员。1954年11方月服从国家需要转业地方工作。

何大爷转业后,曾在榆次公路段北营管理站任站长;汾阳公路段工区主任兼站长;汾阳汽车中心站总务股长;汾阳汽车运输公司饲养场长、保养场党支书,股长。1965年因战争年代留下的枪伤病复发(三等一级残废),经组织批准病休。1983年3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离休老干部。

何大爷在参军打仗20年的军旅生涯中,忠诚党的事业。服从组织需要,不计个人得失,打仗勇敢,但不争名利。转业地方的多个单位工作,从不居功自傲,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是党组织安排的都尽职尽力去完成工作;以身作则,同时非常关心职工的生活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而他自己常年带着枪伤的病痛困扰,默默地坚持工作……

我在婴幼年时,当时母亲在大爷管理的饲养场上班。当时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由于我母亲身体较弱,又吃不饱饭,喂我奶水不足,妈妈带着我上班,我经常饿的哭叫!大爷知道后常常带我玩耍,哄我高兴时还骑在大爷的脖子上玩骑马!我饿了他常常给我吃烤土豆、烤胡萝卜充饥。饲养场是没有星期天的,喂养的猪、牛、养、鸡必须每天有饲养员来管理,所以遇到周日大爷特批我母亲可以带着我和两个姐姐去体验饲养员的工作情况,顺便也能吃点烤土豆之类的食物充饥。这种能吃饱的幸福生活持续两年多。因为孩子们常吃公家的烤胡萝卜等饲养场的食料,母亲执意要交点钱,或者从工资中扣除也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十年后,我和何老前辈同住一个宿舍区第19幢楼房,他住101室,我住302室,是邻居关系,也可以说是亲人关系!当时,我们都上班忙,遇上节假日大娘给大爷做下好吃的饺子、油糕之类的美味佳肴,就在他门口等候我们下班回来吃;我女儿过生日啦,大爷还惦记要给买好吃的祝贺!其实,大爷有10个孩子,儿孙甥满堂,大家庭有近50个亲人。而对于我及我的孩子两代人的关心、呵护,这也许就是一种缘份吧。

有一次县委办公室通知,全县的老红军次日上午九点钟在县委机要室的会议室收听传达中央文件。大爷一大早不到八就点着急的要去听中央文件去,不能迟到。实际路程有十五分钟就到了,本来单位安排专车接送的,可大爷不用车接送,他说:“长征就是走出来的,不麻烦组织”,我知道后,八点钟上班顺路骑自行车将大爷送到会议室,工作人员知道后很是感动!

那一年夏天,何大爷家来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小男孩,自称是大爷的战友、通讯员,男孩是老人的孙子。几十年未见面相互都不认识了。自我介绍后他叫小牛子,在1946年的一次战斗中,受重伤与部队失去联后回乡务农。何大爷时任部队连指员,惨烈的战斗使大爷也负伤转入地方治疗。小牛子是连里的通讯员,战斗结束后,当时以为小牛子牺牲了。伤病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原因,小牛子碾转近五十年终于找到了他的连指导员,请求为他作证。他曾经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说明来意,两位老人抱头痛哭,喜极而泣!何大爷通过组织部门写出了回忆证明书,并将那次战斗获得“战斗英雄”勋章亲手送给小牛子。

何大爷一生清贫、节俭!做人低调,与人和善,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政策规定,老人的住房标准不应低于建筑面积130平方米,而他一生住的房子最大建筑面积不足105平方米,而且还是自费的商品房。我和大爷做了近二十年的好邻居,每逢春节时,大爷都给我备一份过年礼物,这些食品都是他的孩子们孝敬老人的,我常常推辞不要,老人很不高兴,大娘劝说:“给你的东西就拿上吧,你吃了,你大爷高兴!”我女儿上大学、考研究生、结婚,大爷、大娘都非常的关心、关爱,和对待他们的亲孙女一样……这也许就是一种情份吧!

(作者系山西汽运集团汾阳运业有限公司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