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好日子在招手,生活有奔头!”

——方山县易地移民安置区盛祥安居小区中秋节见闻

图为方山县圪洞镇易地移民安置小区安居苑小区住户赵丽云一家吃团圆饭。 肖继旺 摄

□ 肖继旺

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上午10点多钟,笔者走进方山县圪洞镇易地移民安置区盛祥安居小区,在小区党支部书记殷秀明的引领下走进了高女士家。

一进家门,只见高女士正在和儿子往客厅茶几上摆放水果和月饼。笔者说:“这还挺有仪式感啊!”高女士乐呵呵地说:“当然了!现在住的是楼房,在小区扶贫车间里还上的班,工资一个月能挣一千五六,既能送孩子,还能照顾老人,感觉挺好的。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说话间高女士来到厨房,开始准备午饭。“现在做啥都方便,以前吃的水是旱井水,现在洗菜都是自来水,共产党真好。”她一边洗菜一边说:“中午打算吃火锅,寓意着日子红红火火。”

客厅里,高女士的儿子拨通姐姐的视频,晒家里的中秋食品,姐弟俩的说笑声响彻了整个客厅。

中午12点,客厅茶几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有鲜红的牛肉,翠绿的生菜,雪白的萝卜……不一会儿,热腾腾的火锅沸腾起来,高女士的儿子再次拨通了姐姐的视频,随着“咔嚓咔嚓”几声快门的声响,笔者将幸福的小家庭定格在了镜头中。

随后,笔者在殷秀明等相关人员的引领下又走访了圪洞镇一期易地移民安置小区安居苑内的几户人家。大家有感而发,今昔对比。他们说,感谢各级政府为落实国家扶贫政策为乡亲们做的努力,自己搬迁到距离方山县城不足2公里的安置小区,小区干部为他们解决了许多困难,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十分暖心,坚定了开启幸福生活的信心。

高女士等家庭的幸福生活是方山县易地移民搬迁的真实写照。殷秀明说,盛祥安居小区是圪洞镇二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65464平方米,安置圪洞镇贫困户542户1098人,马坊镇贫困户324户1064人。为了让贫困户挪出穷窝、改变穷貌、拔掉穷根,摆脱祖祖辈辈“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盛祥安居小区安置点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大力发展产业,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人民群众就业问题。

圪洞镇党委书记王志明介绍,小区内设置了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站,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设立了可容纳200人就业的扶贫车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让群众拥有一技之长;对有意愿经商的搬迁户,帮助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争取每户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鼓励他们通过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结合全县肉牛养殖产业,发展青玉米种植500多亩,从耕种到收割,每人可增加200余元收入。与此同时,利用光伏收益资金,设置保洁员、护林员、治安巡逻员等公益性岗位,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与此同时,圪洞镇因人因户施策,制定出台了“五个一批”办法,建立“合作社+贫困户”的植树造林模式,保证贫困户获得工资性收入;县域龙头企业与贫困户订单生产联结,带动搬迁户脱贫增收;在安置点周边建设扶贫就业创业基地、扶贫车间,优先聘用搬迁户从事物业、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工作;组织搬迁村贫困劳动力参加新型职业技能培训,推荐贫困劳动力在本县企业就近打工,真正实现贫困户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对贫困群众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套新房、换一个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让群众“心中有底”,“舒心”才是群众对易地移民搬迁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