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关于审计机关建设和工作存在问题及破解方式

□ 李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这为加强新时代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的时代赋予了审计工作新的使命,新的审计工作方式给审计机关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层次和要求不断提升,基层审计机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明显突出。具体为:

一、审计机关建设中存在问题及破解方式

(一)审计机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离石区审计局现有审计干部35周岁以下的占总人数的12%,35至45周岁的只占总人数的24%,而45周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64%,占到了绝大多数。审计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程度日趋明显,年轻审计人员偏少,审计队伍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存在青黄不接、断档缺位现象,制约了审计队伍的更新换代和持续性发展。

2.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工作节奏快、强度高、压力大,人员编制与逐年增加的审计任务不相匹配,存在疲于应付现象。每年除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一条鞭”审计项目和自定审计项目外,还要统筹完成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及中心工作任务,审计人员长年累月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加之2020年6月审计机关下属事业单位机构改制以后事业人员失去了执法的权力,导致一大批审计中坚力量失去了干事的激情,让原本就不富余的审计力量更加捉襟见肘,基层审计工作曾一度陷入审计组长无人可担任的状态。

3.复合型人才紧缺

新时代下的经济社会各领域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时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更趋向专业化,而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大多数是会计类、审计类专业出身,有些审计人员还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审计综合能力水平偏低,在实施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大数据审计、绩效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等对专业要求较高的项目时,能力上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审计队伍的专业现状与审计工作发展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基层审计机关急需培养既懂审计业务知识,又精通大数据审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对上述问题的破解方式。

1.多渠道引进人才,优化队伍结构

离石区审计局积极争取区党委政府重视,于2019年增加了7个人员编制,2020年6月机构改革时更是提升了下属事业单位建制,由股级升级为副科级,并将人员编制增加到10人,极大的填充了审计队伍结构,缓解了审计力量不足的状态。同时,通过抽调、招考等方式,不断拓宽渠道引进人才,为审计队伍注入新的后备力量,有效缓解了审计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断层的现象。

2.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全方位培养人才

离石区审计局利用单位内部人才资源,老同志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和帮助新进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实务能力,培养具有一定审计实践基础的青年干部尽快成长,确保审计队伍薪火相传、青蓝相继;同时年轻干部在计算机审计、大数据审计方面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配合老同志补全新审计方式短板,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拓展审计思路,开阔审计视野,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打造高质量、精品审计项目。通过理论业务知识培训、网络大讲堂、外派培训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拓展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积极选派审计人员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专题培训和开展的专项审计项目,通过培训、以干代训方式,加强实践锻炼、扩充知识储备,补齐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上的短板。

3.积极探索审计执法新方式,推动事业人员干事激情

离石区审计局积极探索审计执法新方式,通过向市级审计机关请教和其他县区兄弟单位探讨,对事业人员的执法问题进行沟通。由于基层审计机关的局限性,对此问题尚未真正得到有效解决。

二、审计机关工作中存在问题及破解方式

(一)审计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数据采集难,大数据审计难以开展

离石区审计局一直积极推行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开展。数据是大数据审计的基础,电子数据的完整程度,直接影响审计数据横向比对、纵向对比的结果;而数据比对的结果,又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的高低,但由于电子数据涉及部门的复杂性、多样性,导致基层审计机关无法采集完整审计项目涉及的电子数据,大数据审计一直难以真正地发挥作用。

2.精品审计项目少,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基层审计机关现有审计力量配备不到位,审计时限、审计人员素养、审计方式、审计项目复杂程度等各种因素,导致审计机关人少任务重的矛盾更加突出,完成审计任务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对打造审计精品项目产生直接的影响。审计人员难以保质保量完成繁重的审计任务,难以实现审计全覆盖,审计监督存在一定的盲区。

3.审计整改力度不够,整改工作难以落实

近几年审计整改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指导建议,但是在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整改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重审计轻整改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被审计单位作为审计整改的主体,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整改过程中存在“拖”“推”“虚”,整改工作困难重重;加之审计工作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和具体的评判标准,审计机关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和措施强制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未能有效开展,审计整改工作难以真正落实。

(二)对上述问题的破解方式。

1.坚持科学理念,提升审计创新能力

离石区审计局坚持把科学的审计理念贯穿于审计监督的全过程,紧紧抓住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安排审计项目计划,科学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科学运用审计成果,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求突破、求实效。审计人员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及时掌握了解国家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坚持科技强审,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创新理念,深化大数据应用,不断提升审计效能和精准度,力求每个程序、各个环节精益求精,做到每个审计项目程序合法、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适当、建议可行、整改到位,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

2.强化环节把控,打造审计精品

牢固树立审计质量就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观念,加强组织领导,选配优秀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科学确定审计项目和制定审计方案、全面进行调查了解和审计取证、准确详实完成审计记录和审计报告,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贯穿于每一审计环节。通过高质量完成审计项目,及时查出问题,推动政策落实,整改制度顽疾,锻炼审计干部,促进审计质量提升。

3.多措并举促整改,提升整改效果

近年来,离石区审计局在审计整改督查督办上,既抓了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整改,又抓了审计决定的落实督办。具体办法是:一是严格执行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要求的时间期限,向审计机关报送审计整改报告和审计整改台账;二是实行审计整改对账销号制度,办公室负责建立审计整改台账,各审计组长按照“两清单”要求,对被审计单位整改问题对账销号;三是积极推进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升审计整改工作的高度,促进审计整改工作落地生效。 (作者单位:离石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