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医务工作者,我深刻意识到城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诊疗设备不完善、基药目录不合理、医保报销政策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健康发展。”来自汾阳代表团的张慧峰代表说道。
张慧峰建议:要始终坚持党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绝对领导,通过打造适宜基层发展的特色诊疗项目、把优质医疗资源下层到基层,解决好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日常诊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优质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加大对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培训,形成多部门联防联控。落实好基层医务人员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力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做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要加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招引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真正实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政策,让人才安下心、留得住,在平凡的岗位获得归属感和满足感。
在合理配置诊疗设备方面,张慧峰认为,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目前基层医院的诊疗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因此对于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优先配备CT、心脏彩超、体外碎石机等常规诊疗设备,这样就可以让广大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在医保报销方面,张慧峰建议:“医保部门应出台日间诊疗和分级诊疗相关的报销政策,充分发挥双向转诊的作用,让上级转回的病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接得住,真正让广大患者留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