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县域·离石

离石区吴城镇:狠抓“十个学” 守好“人民初心”

本报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离石区吴城镇狠抓“十个学”,中心组集中学、自学、线上学、线下学、外出学、向老党员学、送学、主题党日学、考试学、讲学等相结合,在全镇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同时强化“六次研讨”,保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在完成常规动作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

吴城镇流动人口多,住在村里的青壮年较少,年老体弱的老人、留守儿童较多,所以办实事主要针对老年人、留守儿童、流动党员,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把工作做到家,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该镇在每个支部设立“红色代办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买药、办理医保等跑腿服务;为出行不方便、听力差的老人争取了电动轮椅、助听器;在各村利用村内大喇叭长期进行党史播报,反响良好;组织党员志愿者入田间、入老党员家中,送学上门;开展“小板凳·大讲堂”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少先队员前往老党员家中,倾听老人讲红色故事;设立“流动党史馆”,制作成党史展板,在各村巡回展览;开展“学党史、践初心”慰问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前往吴城镇敬老院,为老人洗被褥、打扫卫生等,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电视机、洗衣机、衣服、厨具等用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对于留守儿童,吴城镇发动各方力量为在村的留守儿童尽可能送去关怀。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孩子们送去“爱心包”,帮助实现他们的微心愿;建立一对一的长效帮扶机制,为他们长久地提供经济支援,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为这些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能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也邀请了吴城中心校的少先队员们献词,让他们在现场接受教育;在开展“小板凳·大讲堂”活动中,少先队员为老党员戴红领巾,聆听老党员的革命故事,接受党性熏陶。

除此之外,吴城镇为在外的党员寄送了“红色包裹”活动(内含党史学习指定书籍、党徽、一封信),真正做到党史学习教育不漏学、不掉队;“线上”传送微党课,保障线上学习。此外,为他们的家人提供一些就业机会,解决他们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

吴城镇发动办实事主体,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所包村、所包户,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列出包村、包户办实事专项清单,同时群众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线上填写“办实事民情征集”表的形式,提交需解决的实事难事;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邀请交警队在307国道所在村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下乡单位和下乡人员入村帮忙清理卫生,帮老年人理发,开展防电信诈骗和民法典宣传活动,把普法进农村、解决村民村务纠纷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口之一;吴城镇供电所对辖区内各输电设备和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线路老化、设备缺陷等安全隐患,现场进行集中整改消除,尤其是一些孤寡老人家中,线路年久失修老化,为他们进行电线线路的改造更换,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吴城镇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全年工作的统领,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六乱整治、村级换届、疫情防控、美丽乡村建设、防火防汛防地质灾害等重点工作深度结合。在“六乱”整治百日攻坚期间,及时发动各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投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宣传发动农民参与1000余户,消除交通隐患40余处,清理各类垃圾2万余吨,拆除废弃广告牌50余个,修补残垣断壁200余米,清理公路沿线住户、商户乱堆乱放1200余处。在创文工作上,由于吴城属于乡村,所以主要推行移风易俗工作,在街上村做了试点,结合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倡导大家“红事缓办、白事简办、余事不办”,废除天价彩礼。

下一步,吴城镇将进一步融通各种资源,探索内容、形式、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创新宣教载体,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切实做到以学促行、以行促效,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高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