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孝义

众志成城抢险救灾 携手同心共建家园

——孝义市统筹推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 文/张世川 图/张建益 武斌 赵泉

从10月2日晚20时一直到6日15时,孝义遭遇持续降雨,累计降雨量达到241.2毫米,同时受上游泄洪影响,孝义市境内文峪河、磁窑河部分河段发生漫堤险情,磁窑河孝义段发生决口4处,孝义市大孝堡镇、梧桐镇、振兴街道沿线15个村庄被淹,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灾情发生后,孝义市成立了文峪河泄洪防汛抢险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领导组,受灾村全部由市级领导牵头组建专班进村指导救灾工作,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同时积极有序开展受灾群众撤离、安置和抢险救援等工作,在该市受灾乡镇的街道、田野,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奋力自救的身影。他们不顾泥巴裹满的裤腿,汗水湿透的衣背,始终挺身在紧急抢修、消杀防疫、清淤救援、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的第一线……

越是雨大浪急,越要为人民担当。胜溪大地,党政军民上下一心、并肩作战,战洪水、保安全,全力帮助受灾地区重建家园,每一处洪水肆虐过的地方,都描绘着大家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的画面,传递着人间真情。

A安全守护,临时的“家”很暖

灾害面前,生命大于天。

不能漏掉一户,不能漏掉一人。

汛情发生后,孝义市利用学校、酒店设置集中安置点,调运高低床、被褥以及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并设置医疗卫生服务点,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公益组织慰问,做好安抚工作。

“水灾面前村里人都团结一致,村‘两委’干部包括下乡干部、片长,基本24小时都在这里守着,村里派上装载机,挨家挨户把人都接出来,组织年轻人帮助老人往出搬,巡逻护堤。”连夜将村民安全撤离后,五楼庄村村委主任武小艳组织人员用大型水泵抽排积水。

在孝义市东义技校、紫玉山庄、孝义市敬老院、胜溪湖九年制学校、大孝堡九年制学校、大孝堡村委6个集中安置点,共集中安置此次受灾群众589人,其中245名小学生已全部恢复上课,并发放了冬装。

作为孝义本地的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孝义市蓝天救援队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援的队伍。接到大孝堡镇受灾消息后,10月6日中午,孝义市蓝天救援队出动80名队员、志愿者和6艘冲锋舟赶到小圪塔村东侧磁窑河河堤参加抗洪抢险,驻防堤坝260米。随后几天,转战东张庄村、北桥头村、程家庄村、小圪塔村等受灾村庄,帮助转运受困群众,并帮助村民转运生活物资。

雨后初霁,笔者走进大孝堡九年制学校,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还有扑面而来的张张笑脸,让人难以忘怀。教室中、操场上,各班学生们正在上课,穿校服的是大孝堡九年制学校的学生,穿各色棉服的就是李家庄学校的学生,一切和谐有序。

245名受灾的李家庄学校学生全部被安置在了大孝堡九年制学校。10月8日接到通知,10月9日就将245名学生全部安置妥当,知道孩子们没有冬装,有爱心志愿者送来了保暖内衣、棉外套,学生平均每人发了2—3套保暖内衣和棉外套。同时该市紧急调配桌椅、床、被褥、生活用品,还给宿舍里配备了30台电暖设备。

顺利入学、妥善入住,一切按部就班,学生们来到了新的学校开始学习与生活。正值午饭时间,笔者来到餐厅,低年级学生正在就餐,荤素搭配、牛奶水果,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学校给我们发了保暖内衣和棉外套,还有新书本、新文具,新书包。”“虽然说我们学校被洪水淹了,但是大孝堡九年制学校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教学环境,还有细心照料我们的老师,使我们没有落下课程,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当久违了的阳光洒满校园,纯真稚嫩的笑脸又绽放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10月14日,孝义市文艺工作者走进大孝堡镇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开展“心系群众、情暖重阳”慰问演出活动,为安置点的老人们献上精彩的节目,并送上过冬慰问品。孝义市人社局心理、疾控和技能培训老师,针对受灾群众灾后重建所需技能,灾后安全、身体健康保健以及灾后防疫、心理疏导方面开展专业培训,帮助受灾群众安心度过安置期。

B合龙!磁窑河四处决堤口顺利封堵

10月13日12时55分,随着最后几袋石料被投入决堤口处,磁窑河孝义段位于大孝堡镇小疙瘩村附近的一处长达25米的决堤口被顺利封堵,14日16点第四处决口封堵,决口封堵工作全部完成。

连日来,孝义市委、市政府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对堤坝进行修补、加固、拓宽,为决堤口合龙打造出一条条快速通道。救援现场到处闪现着迷彩绿、救援橙,武警、消防、民兵、退役军人和群众齐心合力,分工协作,上演了一场共克时艰、高效协同的抢险画面。为了决堤口早日封堵完成,所有参与的抢险救援力量都一直坚守岗位、日夜奋战。

C出发!支援!风雨中他们送来温暖

守望相助、八方支援,全力以赴恢复美好家园。

灾后的大孝堡镇,泥泞的土地上大雨侵蚀的痕迹还没有完全褪去,一辆辆卡车疾驰而来,车上载满消毒液、发电机、弥雾机和新鲜蔬菜。闻讯赶来的受灾村民早早地在村口等着,这些远道而来的物资正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物品。

“你们还缺啥?”

“差不多不缺了!”

“那就是还差点,我们随便带点吧!”

“我们对孝义的增援还会加大,哪里更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

一句“刀削面加油,烩面永远支持你!”让孝义人感动不已。“太暖心了,这么远不光带物资还带上吃的,真的是太感谢河南烩面兄弟了,孝义受灾群众谢谢你!”

身有残疾、靠捡垃圾为生的胡雷,从宁夏驰援千里给北桥头村捐赠了满满一车物资。……

与洪水一起涌入孝义的,还有大量救援队、志愿者和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四面八方的援助力量,诠释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中国精神。

“孝义加油”“为孝义撑把伞”等相关话题被顶上热搜,网友们不断转发,互助精神在网络间传递,为做好防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

洪水滔天,挡不住善意和决心。暴雨冲刷过后,洗出的是人性中闪闪发光的美丽。

坚守、救援、互助……暴雨中涌现出无数“乘风破浪”的力量,他们披上“雨衣战袍”,成为人民的守护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孝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闻“汛”而动、奋战一线、众志成城,社会各界驰援相助。在各村抢险救灾现场,看到的救援力量有的来自山东,有的来自内蒙、宁夏等地,有武警消防官兵火速抢险,有乡里乡亲纷纷出手救援,各地人员物资逆行向前,当然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已经或正在上演,还有无数善举汇聚成爱之海,温暖了整个深秋。

D共克时艰、冲锋一线 努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灾后卫生防疫是重中之重,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孝义市组建9支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技术指导组、1支机动组,进驻大孝堡镇受灾严重的10个村,对各村以及部分企业灾后消杀队伍进行了初步技能培训和指导。目前,霍家堡、芦南村等部分村庄已开展全面消杀工作,消杀面积已达45万余平方米。

孝义市机关干部在受灾村清理村庄淤泥……排涝、清淤、消杀、防疫,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开展。

“我不能走,我还能尽最后一份力量”,72岁的老党员杜恺瀛从最开始修筑堤坝就一直冲在一线。

“未婚妻和父母都很理解,也很支持。在重大任务面前,一切必须让步,我是一名武警,没什么犹豫的。”新婚将至,汛情突发,武警新疆总队和田支队张智群再一次推迟婚期,就地变身“抗洪战士”。

对于受灾地区来说,更大的困难在于之后的恢复重建。加大河道清障力度,确保行洪畅通;加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开展淤地坝、尾矿库等巡查排险;做好农村土坯房、窑洞等场所排查工作,加强长时间浸泡房屋及棚户区排查……在做好防汛救灾、救助受灾群众的同时,孝义市全力以赴重建美好家园。

愿孝义受灾群众平安,孝义终会平安。我们相信,人杰地灵的胜溪大地定能重焕生机,再现好风光。

昨天已逝,明天的他们,将会笑得更美,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