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县域·方山

退休不是事业征程的句号

——记方山县老年体育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靳新民

□ 李乃全

提起靳新民,在方山城乡远近闻名,倒不是他从一个山里娃当上乡镇书记,也不是从县直P30项目办主任选为县六届人大常委显赫位置,而是他从不摆谱拿架,不管是谁,只要用他,有求必应。

(一)

老靳曾在乡镇滚爬了25个春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在哪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已是他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的拿手戏。为此也获得不少荣誉,但他从不张扬,几十年如一日,在情系民生上无私地奉献着。

2007年退休。按常理他完全可以在家养尊处优,颐养天年。然而,他是一个闲不住也不想贪图安逸生活的人。心细的老伴看出老靳的心思,便劝说:“你忙了几十年,就该待在家里好好歇着,别再胡思乱想,折腾自己了”。儿女们也放心不下,专程回家好言相劝让其安度晚年。然而靳新民还是那句老话:“你们的心情我都理解,我现在还不能歇脚啊,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有人逗趣老靳,退休后头上的官衔却多了起来。是啊,自任省扶贫基金会方山办事处副主任兼秘书长后,又被推选为县老年体育协会秘书长。

“有一根弦我们紧绷着,有一种使命我们肩扛着,有一片风浪我们紧盯着,有一种号令我们等待着……”在靳新民办公桌玻璃下压着他最欣赏的这首歌词,正是他竭心倾注发挥余热的真情写照。

(二)

夕阳用什么色彩描绘才最美丽?梦想如何绽放才最快乐?晚年怎样度过才最无悔?对于读书学习,老靳始终有着一种激情。正如他说的那样:“学习是立身之本、增能之经、修身之道、成功之基。”人们见到老靳经常到老体协,很长时间不是看书报,就是在电脑上查资料,要不就是写调研材料。在老靳的影响下,安闲打牌、搓麻将、闲聊度时光的老干部也纷纷钟情于知识充电,往昔冷静的老体协变得热闹了起来,甚至连几位80多岁的体协理事也拄着拐杖不愿错过一次。

为避免工作出现“不挂挡”,着力把老年人健身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以有作为赢得地位,扫除燥气、暮气和庸气,营造昂扬之气成为常态氛围。在靳新民的主持下,老年体协采取了三种办法:一是利用微信新媒体,开展阅读、微课堂、微讨论等教育活动,见缝插针上党课,把过去照本宣读、承诺表态变成小演讲、小讨论,让大家在互品互论中实实在在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二是班子成员用“平光镜”看成绩,拿“放大镜”找问题,把问题担到具体人、具体事上,使学习教育过程称为反思检讨、加油鼓劲的过程。三是既抓好自身学习,又当好“播火者”。

理事刘汝林深有感悟地说:“常补精神之钙,筑牢崇高精神追求,是我们老体协工作者的安身之节的‘主心骨’和‘压舱石’,淬火加钢,一次精神洗礼,只有进入灵魂深处,才能真正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很快,大家统一思想意志,做到坚持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形成一盘棋,按照各自分工,从发动宣传、协调关系等工作细节抓落实,合心合力合拍攥指成拳为建强健身乐园“中心效应”尽职尽责。

(三)

攀登者的目光,永远都盯着峰顶。伴随时代发展,老年人的幸福再不囿于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好学向上,培养良好兴趣爱好与日俱增,尤其是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提高,又增添了对养生保健、运动锻炼的渴求。但发现不少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忽冷忽热,这势必影响老体协工作效果和长远建设。

这一情况引起了靳新民的思考:便明确提出,要在策划活动内容、安排活动场所上做文章。于是,他和同事们一道,不怕人说“讨吃”,义无反顾又马不停蹄地奔波筹措缺口资金,争取关心和支持。天道酬勤,老年体育活动项目由原来的一支门球队发展到11支,参训达400余人员。尤其空竹活动在全市还是个“冷门”项目时,退休干部刘金虎不仅个人苦练,还提笔撰写论文《挂靠老年体协是空竹活动得以发展的必然之路》在“三利杯”中国保定艺术节空竹论坛有奖征文获优秀奖。方山空竹队代表吕梁市参加了全国空竹万人艺术表演活动,现已发展到经常参训80多人。同时又针对老干部退休时间不一,居住分散,兴趣爱好众口难调的现实,又按照各自兴趣爱好特长先后组成10个分会,以项目确定专人负责,各乡镇由在职副职分管,老干协理员专管,使县乡老干部活动中心成为活动场所的中轴,基本做到了“四保障”,实现了活动项目有组织、管理有制度、活动有场所。

该县太极拳协会秘书长兼教练郭小勤,早在2018年就参加中国太极拳联合会段位考评,荣获“七段”称号,他本人也在全国和省市太极拳、剑比赛九次获奖。今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前夕,县太极拳、揉力球、羽毛球、门球、老年竞技麻将、老年棋牌对抗等各协会都组织了比赛,激烈多彩的比拼,充分显示了山区老年人精神风貌。

“德厚流光人敬仰,浓墨重彩写人生,寰宇尽驰香如技,老树春深更著花。”退休不是事业征程的句号,而是重新出发的起点。靳新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