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改善民生 温暖民心

——市第五次党代会在我市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上学、看病、就业、住房、育幼、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五年来,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13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就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贺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宝平说:“市委孙大军书记在报告中特别提到‘要把贺昌中学、吕梁一中等市内一批高级中学打造成三晋名校’,这一定位让全校师生备受鼓舞,我们唯有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教育教学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才不辜负市委对我校的期望。贺昌中学是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学校,流淌着红色血液,我们一定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带着市委的高度重视,上下戮力同心,把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融入工作计划和教学实践,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开拓创新、担当实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年来,我市聚焦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报销难等热点问题,稳步发展卫生健康事业,通过努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建成覆盖全市居民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张慧峰作为汾阳市杏花村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这些年的变化,他感触颇深:“近年来,我们基层医院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发展思路,结合行业特点,打造适宜基层发展的特色诊疗项目,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解决好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日常诊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优质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9月29日,山西省汾阳医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汾阳医院各党委委员表示,通过学习本次党代会精神,深切感受到自身肩负的责任重大,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站在“百年汾医,一切为民”的政治高度,把提升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放在工作首位。

这些年,在“吕梁山护工”的金字招牌下,月嫂贾改平“接单”不断,月薪达到六千元。得知召开了党代会,贾改平在照顾宝宝之余,特意在网上找到党代会报告一字一句慢慢读起来。“报告中提到的持续做强做优‘吕梁山护工’品牌,分级梯次培训,注重培养高端护理人才,拓展国内外市场,让我深受鼓舞。没有党的好政策,咱们这些农村妇女哪能有一技之长,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特别感谢市委、市政府。”贾改平欣喜地说。

对于报告中提到的“培育‘一老一小’服务新业态,加强公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汾阳市南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武靳云特别有发言权:“今年3月,我们试点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术后患者、母婴等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目前开展导尿、留置胃管、吸氧、雾化、换药、拆线、新生儿脐部护理、测黄疸、采足跟血等22个护理服务项目,上门小儿推拿、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护理服务。当看到今年大会报告中特别将‘一老一小’服务列出来,我感到信心满满,我们一定将‘一老一小’服务新业态做好、做大、做强,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宜居、城乡靓丽、人文和美、富裕安康、气正风清的美丽幸福吕梁”,这是全市干部群众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正如孙大军书记报告中所言: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设身处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在一件件具体民生实事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