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晋阳煤焦:拥军优属有门路 双拥工作实打实

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近年来,山西晋阳煤焦集团在狠抓环保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时刻不忘国防建设和拥军工作,双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集团先后获得市委、市政府、吕梁军分区授予的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国防、建功吕梁”标杆单位;交城县委、政府、县人武部授予的“民兵重点分队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为广泛持久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巩固军民团结,晋阳集团公司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公司发展全局的政治任务,列入公司党委和行政工作的议事日程。公司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机构和制度,并经常性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司全体员工“强国要强兵、爱国要拥军”的认识;设立专项经费,每年慰问本单位优抚对象和庞泉沟镇8名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三老”对象,累计发放慰问补助5万余元;先后接收安置复员、转业、退伍军人25人;“七一”、“八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退伍军人到刘胡兰纪念馆,武乡八路军纪念馆,太原牛头寨解放太原纪念馆和“红旗渠”、贾家庄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营造了“双拥”工作良好的氛围,增强了拥军爱国、拥政爱民的国防意识。

2008年,晋阳煤焦集团组建了武装部,并成立民兵连。先后挑选政治觉悟高、身体素质好的适龄优秀员工参加基干民兵队伍,配齐了装备,制定了训练计划,每年4月中旬,组织开展民兵整组和训练活动。为扎实做好每年民兵整组训练工作,由退伍军人冯利刚为军训教官,而且还专门制定了《军事训练计划》《军事训练管理制度》和《军事训练请销假制度》等规定,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每年的整组检阅场上,晋阳煤焦集团武装部民兵以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过硬的作风、严格的纪律,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军事素质,精彩的队列和军姿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曾多次受到山西省军区、吕梁军分区等各级军事机关领导的一致好评。

2012年以来,该公司连续6次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参加抢险救火任务,特别是2012年4月4日,交城山由于清明上坟引起火灾,火情就是命令,晋阳民兵突击队于下午4点接到通知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灾现场,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救火战斗。当时由于春季天气干燥,风势较大,加上山坡枯草树枝众多,火势愈来愈大,浓烟黑烟遮天蔽日,难以控制。根据指挥部的安排,晋阳民兵应急分队于次日凌晨3点左右负责着火山坡进行植被的切割,防止火势蔓延,导致更大损失。带队的晋阳武装部长徐天玉对全体参战人员进行了紧急周密部署后,全队30人随即投入了扑救工作。队员们每人一把铁锹,肩挑20斤水,冲上了遍布荆棘的山头。山路坑坑洼洼无路可行,队员们摸爬滚打冲到着火地点,一个个都已累的满身是汗,但他们顾不得休息,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火工作中,一部分人员用铁锨拍打,一部分人员用水灭火。通过一夜紧张的扑救,火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体参战队员饿了啃的是干粮,渴了喝的是凉水,累了躺在山坡上,条件十分艰苦,还要编队轮流在山上巡逻。最后当其他人员撤离现场后,公司民兵应急分队依然留在现场作最后勘查,以防死灰复燃。

面对肆虐的山火,晋阳民兵毫不畏惧,有随时面临被火势吞没的危险,“孤军深入”到火情第一线。他们有的顶着刺鼻呛人的灰尘和浓烟,在灼人的热浪中清除余火和暗火;有的为了灭火被树枝刺穿了鞋子,仍然继续战斗在灭火第一线;有的手被划破了,毅然不下火线……这种为了国家和集体财产而甘愿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不但体现晋阳民兵良好的思想品质,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