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飞
2018年,王旭邦被评为“高家村镇的致富带头人;2019年,被评为吕梁市致富带头人;2020年,被选为“山西省乡村振兴带头人”。
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几十年情系家乡的情怀。
兴县地处晋西北,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天然小杂粮的绝佳产地。一直以来,兴县农民大多以种植玉米、大豆及谷类植物为生。但是不好卖,挣不了钱。
王旭邦是土生土长的兴县人,家里世代务农。让老百姓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一直他的梦想。
创业之初的王旭邦就曾从事粮油收购生意,帮助当地农户将辛苦劳作的成果推向市场。但由于“收购—转卖”的粗放模式销售渠道单一,附加值低、利润薄,王旭邦最终不得不放弃这项业务,转向汽修等行业谋生。
再次做粮食销售这个行业缘于王旭邦去了几次北京,看到北京庞大的杂粮市场时,他又一次萌发了把家乡粮食销售到大城市的念头。
如何拓宽家乡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此时的王旭邦有了新的想法。他再次回乡创业。这一次,结合自己在外拼搏的见闻与广泛的市场调研,王旭邦决定对收购上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为产品赋能增值。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对接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能获取更高的产品附加值。
说干就干。
2012年,王旭邦和父亲在家乡建起了小型的杂粮加工厂,依靠着诚信第一和货真价实,产品卖的很好。但由于加工厂规模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又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发展遭遇了瓶颈。为此,王旭邦排除万难,于2015 年注册了一家农产品生产公司——兴县晋绥黄河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在王旭邦的精心经营下,经过数年扎实发展的兴县晋绥黄河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如今已初具规模,成为了一家集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粮食转化企业。公司占地面积达7000 余平方米,拥有年生产能力9000 吨的小米生产线一套、年生产能力6000 吨的杂粮面生产线一套,并配有原粮库、小米生产车间、杂粮面生产车间、包装车间、成品库、化验室、包材库及办公场所。经营有绿豆、玉米糁、豇豆、红小豆等小杂粮及带皮莜面、豇豆面、绿豆面、炒面(多种杂粮混合研磨加工而成)、荞麦面、高粱面(红面)、大黄米面(糕面)等10 余种产品,可以满足各类消费群体对杂粮的需求。
为了加强对产品的保护,王旭邦率先引入品牌意识,注册了“晋绥黄河湾”与“尚粮仁”两个商标。
多年来,王旭邦始终坚持每斤农产品高于市场价0.1 元的价格,以高家村镇为中心,向十里八乡的乡亲收购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小米、绿豆、玉米糁、豇豆、红小豆等小杂粮及带皮莜面、豇豆面、绿豆面、荞麦面、高粱面(红面)、大黄米面(糕面)等10 余种产品原料。此外,王旭邦还与农户签订长期购销合同,为农户分担市场风险,提高农户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带动当地及周边的发展。
“只要能把兴县小杂粮的品牌做大做强,让老百姓得实惠,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我愿意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王旭邦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