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红色古村展新颜

——来自柳林县穆村镇穆村的报道

□ 本报记者 木二东

在吕梁山脚下,抖气河河畔,有一个古老又沧桑的村子。这片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而朴实的人民。老爷楼、戏台、贾氏祠堂、旗杆院、五凤楼院、四合院、益庆花店、古民居窑洞、晋绥第四野战医院等遗址,述说着古村过往的故事,展现曾经的繁荣和红色记忆。走进穆村,用心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时光带给的变化与发展。

红色古村 见证延安保卫战

1947年3月13日,延安保卫战正式打响,柳林县穆村镇穆村二村委贾聚功院落作为晋绥第四野战医院驻地,先后接收了从战场上下来的几百名伤残病员(包括俘获的病员)。

对于那段历史,穆村80岁以上的老年人至今仍有记忆,今年60多岁的刘四模经常听老人们讲述延安保卫战、晋绥第四野战医院的故事。

“当时的医院就设在我们穆村二村委贾聚功院,手术台有时则是借村民的桌子或门板,上面铺上棉垫和消过毒的床单,无论什么手术都在这上边做,当时医疗器械非常缺乏。”刘四模说。

“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逝去的烈士被就近集中埋葬在了穆村一村委斜渠,墓头只是插一木桩简单记述了死者的姓名、年龄、籍贯、入伍时间及部队名称。其间,退伍落籍穆村的贵州籍老红军卜世清,不忍烈士被遗忘,多次向上反映情况,并抹泥坯烧制成大砖刻上先烈名讳,为烈士们立了砖碑。”家住穆村一村委斜渠的韩探应说,在他的记忆中埋葬的大约有三四十名烈士,一名营级烈士立的是石碑,其余烈士为大砖做的小碑。1974年,穆村一大队一村委请示公社后,时任穆村公社书记的田马驹提议,柏树山有许多柏树,庄严肃穆,于是就把烈士遗骨从一村委斜渠搬迁到了三村委武家梁顶部的柏树山山上安葬。

顺着老乡的指引来到柏树山烈士陵园,园内建有30.8米纪念碑一座,现存19位烈士的遗碑经过精心制作重新立在两侧的苍松翠柏间。2013年10月,柳林县人民政府在穆村柏树山烈士陵园先后安置本县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牺牲于境内外的部分英烈遗骨65宗,以供后人瞻仰缅怀。

“陵园还建有1200多平方米的地下展厅,这里将图文并茂展示穆村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发展历史。”穆村二村委的贾建明说。

红色古村 人居环境大变样

站在柏树山山顶向下望去,穆村焕然一新,蓬勃向上,生机盎然。沿着小路走在穆村,举目望去,醒目的标语,色彩艳丽;整洁的街道,宽敞舒适,井然有序;院落小巷,干干净净,错落有致;公共卫生间洁净如新,光滑明亮,如火如荼的文明城市创建和“六乱”整治,激发这里的群众打造宜居、美丽乡村。

307国道沿线美化净化绿化,在一村委、二村委、三村委国道两侧栽植的法桐、金叶榆,实现了道路见绿、身边增绿。门前的垃圾桶、垃圾池没了,统一定时上门收集垃圾,实现“垃圾不落地”,打造文明、干净、整洁、有序的道路环境。

群众文明意识教育提高,移风易俗引领新风尚,开展“最美家庭”评比活动,激发群众 “树立好家风、争当好村民、共创优环境”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一处处小小的细节,极大地提升了村民满意度。

“村民生活幸福、环境优美,还要让卫生问题长久保持,村里在保洁方面建立了长效环卫机制,把环境整治分远中近期逐步推进。通过近期攻坚性的环境卫生整治,规模性的投工投物,努力实现治脏治乱的目标。并建章立制长效整治,实行分区包片管理制,配备保洁员,签订工作责任制,继续充实配备环卫手推车、喷雾车,电动摩托洒水车,为美化村容村貌提供支撑。”穆村一村委主任王世明描述到。

红色古村 焕发出新的活力

穆村的美,有着现代生活的气息,也有着传统北方村落的韵味。村里明清老街古建众多,旧时商贾云集,现存有老爷楼、戏台、贾氏祠堂、旗杆院、五凤楼院、四合院、益庆花店、古民居窑洞等遗址。

老爷楼乃老街奉祀四神地之一。始建于明初,为帝君跨街设楼,坐落居中。老爷楼飞檐顶部中基下垂处,全部是双龙形象各异地出现,其雕工精美绝伦。主楼上前厅后殿,“奋进鼓,警世钟” 两楼安置于厅脊之上。厦上楼结构精巧,神中圣气宇恢宏,斗空间刻有六条盘龙,镂空雕刻,栩栩如生。一厅三室见面,两窗一空,窗下外装板书 “日月星”“风雅颂”,极富文化底蕴。

老街两边延伸的街巷里,是一座座古老的明清宅院,既有旗杆院、五凤楼院等大户人家,还有众多古民居窑洞。现在这些古老的街巷、院墙、老房,经过修缮,焕发出新的活力,于时光深处一个活着的古村重新跃入人们的眼帘,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古村深宅大院的雄宏与震撼,曲径通幽街巷的神秘与传奇,穆村人思祖念祖,继承发扬传统民俗文化,振兴、热爱家乡的浓浓厚爱瞬间让人为之肃然起敬。

红色古村 巨变中实现振兴

“贯彻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修建好农贸市场和商贸综合市场,以繁荣文化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引领,大力保护和挖掘穆村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经济发展、文明乡风的典范。”穆村一村委王世民说道。

穆村紧靠柳林县城,307国道、太中银铁路、孝柳铁路、青银高速等交通大动脉密集穿镇而过,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华晋焦煤集团公司、柳林大电厂等驻扎此处,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穆村牢牢扭住工业强村、商贸活村、文化兴村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一村委农贸市场,容纳300户商户进驻,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善了穆村硬化路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的现象,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

原村办暖气片厂紧靠307国道,占地面积7亩多,黄金地段荒废20多年,2020年5月在旧址基础上建成了柳林快递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物流业,快递物流中心一二层各修建仓储厂房18间,总面积3060平方米。物流中心为柳林城区各大快递公司提供快递货物的仓储、集散、装卸服务,提升物流中转效率,降低快递物流成本。

穆村万泉沟流域面积500余亩,原为穆村一村集体果园地,果园荒弃后成为村民集中倾倒灰渣垃圾点,优质农田资源撂荒20多年,穆村镇对万泉沟进行了综合开发,建设集游乐、观光、种植、养殖、采摘于一体的“五彩佳园”生态农业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