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交城东锦肥业有限公司

巧绘转型新颜 力担时代责任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通 讯 员 李俊杰

走进东锦肥业有限公司,碧蓝如洗的晴空下,青翠的灌木沿着厂区道路延伸开来,高大的车间整洁干净,处处沁透着新时代转型发展的气息。

作为交城支柱产业之一的东锦肥业,在多年的发展中,该公司始终立足“三农”,精心“育肥”,在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以科技为支撑,坚持创新,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彰显了新时代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硝酸镁是作物吸收镁元素最好的肥料品种,因其全水溶、吸收快、无激素、无残留、利用率高、不会造成土壤板结等优点,在化肥产品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因工艺要求高、控制指标繁琐,容易出现产品结块、澄清度不达标等质量问题。

以转型求突破,以精品拓市场。正是在这种理念的鼓舞下,东锦肥业历时2年,投资5.16亿元,突破5道技术难题, 配套有高新技术的86万吨绿色新材料项目应运而生。东锦肥业独有的发明专利——一种球状硝酸镁及其高塔造粒方法的问世,不仅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也使东锦肥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唯一高塔造粒镁生产企业。

该公司副总经理闫先龙介绍:“86万吨绿色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中的年产15万吨造粒硝酸镁车间,首次使用单套设备智能连续生产线,通过突破产能瓶颈,工艺技改升级,吨产品能耗较以往生产线降低达50%,且通过循环水反渗透技术的运用,实现废水全部回用,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东锦肥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随着一期工程的投产运营,二期工程也已进入规划建设阶段,项目全部投产后,东锦肥业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硝基水溶肥和硝酸盐生产企业,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年利润达2亿元。项目的落地投产,不仅带来更多竞争力强、有市场、有效益的高端化工产品,还为交城县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高新技术进步、高水平人才引进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交城转型发展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