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直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剖析“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同时提出指导方法指南,为幼儿园教改提供了基本遵循。
方山县大武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地处欠发达县份方山县大武镇移民搬迁小区,为全县惠民工程之一,建园之初就面临着“小学化”的考验。在家长的强烈呼声下,幼儿园里游戏少了,强化的写算多了,完全注重智力发展,忽略品质养成。为了更好地加强素质教育,幼儿园一边去“小学化”,一边在去“小学化”的矛盾中迎难而上,一步一步将家长的观念转变过来,逐步走向科学化。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考究教材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寻求更加合理的课程依托。刚刚进入乡镇幼儿园,为满足当地小学招生的考试的要求,我们的教材都有很大的“小学化”倾向。因此首先从教材选择上入手,钻研教材,结合幼儿最近发展需要,选取更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教材,力求让幼儿获得更加系统的经验信息,邀请先进园所优秀教师交流分享,获取更多教学资源。
强化教师队伍的学习,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可信度。珍视每一次上级下发的省培国培机会,不断更新幼教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引导方法,通过学习各种幼教刊物上各类学前教育文献、政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全面开展区域活动,创设多元环境,坚决去除“小学化”授课方法。了解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为幼儿探究选择区域材料,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像、创造等良好的品质。
加强家园沟通,开设“家长课堂”。长期的家长工作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去“小学化”工作最大的牵绊就是家长的理念,面对家长的苦衷我们理解。分析家长言行背后的原因,帮助家长从内而外转变教育观念,开展主题性的家长讲堂,教育家长理解幼儿发展特点和思维规律,渐渐地家长们认识到了养成习惯的重要性,也使得幼儿的教育向正轨道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方山县大武镇第二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