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通讯员 杨彦玲) “创新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活力之源, 坚定创新理念,不断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近日,离石区政协主席白志荣在政协常委会议上说。换届以来,区政协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坚持把提质增效放在首要位置,在改革中获取动力,在创新中改进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创新工作理念,让政协工作接地气。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区政协坚持“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的新理念,紧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办实事、解民忧,先后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学党史、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金秋助农再行动,委员消费助振兴”“进农家、进社区、进企业”等实践活动,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提质增效。针对信义镇新山湾村大量樱桃滞销,线下销售渠道受阻问题,区政协及时组织政协委员深入樱桃种植户详细了解情况,提出意见建议35条,主动认购樱桃2000余斤3万余元。“六一”期间,为贫困学生捐赠价值3000余元的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中秋节前夕,深入小神头村认购价值7万余元月饼1200余盒,为5名特困户送去3000元的白面、大米、食用油和慰问金1000元。动员委员认领修缮离石区红色遗址。“八一”前,募集价值8万元物品对建国前的33名老军人进行集中慰问。区政协主席白志荣说,通过不断将工作向下推、朝实做,区政协探索形成了践行群众路线的新实践,充分激发了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新动力。
创新协商载体,让协商渠道多样化。“俺做梦都想不到,在家门口,能通过‘有事来商量’这种小平台,把反映的这些‘老大难’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在交通路社区,李海龙居民感动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今年以来,区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协商载体,依托基层政协联络组的有利条件,在6个乡镇(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委员活动室”1个,“有事来商量”平台5个。在协商内容方面,聚焦改革发展大事、党政中心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采取面向社会征题、政协委员荐题、党政领导点题等方式确定。在协商频次方面,采取2+4+X模式,即:每年至少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2次;党委政府领导参与的主席会议4次;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界别特色、基层群众有序参与、形式灵活配多样的小微协商X次。在协商人员方面,议题与谁有关,就请谁来协商。截至目前,共开展协商15场次,参与协商人数700余人次,推动解决问题20余个。
创新履职方式,让资政建言更便捷。吕梁启动创建文明城市后,区政协在铲除城市“牛皮癣”活动中,主动作为,创新工作形式,开发了一款“便民生活桥”APP手机软件,开通了《民无忧直通车》公众号,设置了“有事来商量”“协商看结果”“便民生活桥”“社区工作岗”四个功能。“有事来商量”为委员与当事人开展协商提供快捷联系服务。“协商看结果”便捷市民知晓协商过程及化解民忧的满意度测评。“便民生活桥”为广大市民提供线上生活供需信息。“社区工作岗”推出社区工作人员联系电话,为市民寻求帮助提供方便。经过运营,广大市民、社区网格员、政协委员,利用《民无忧直通车》提交各类生活广告100余条,委员参与协商化解矛盾纠纷20余,撰写提案10件,上报社情民意13条,确定调研课题3个,化解信访积案20余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白志荣介绍说:“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是人民政协紧跟时代步伐、推进事业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和现实要求。离石区政协着眼新的历史方位,瞄准新的使命任务,继续秉持创新无止境的思想自觉,在实践中锐意改革,在工作中不断探索,锲而不舍推动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