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内涵丰富

本报讯 (记者 王洋 通讯员 刘探峰) “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开展以来,吕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贯彻国家、省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精神,多措并举做好法律政策落实文章,全面掌握法律政策,细化推进落实举措,有效打通了法律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制度落实有保障。制定出台《“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把落实法律政策、维护合法权益、防控政策风险紧密结合相互贯通,确保贯彻落实取得实效;健全信访事项预警、督办、考核、交办机制,推进信访积案有效化解;成立市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聘请3名专业法律工作者,建成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律师队伍,提供咨询援助等法律服务57人次。

政策水平有提高。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规政策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系统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坚持“周讲台”学习例会制度,每周安排1名局领导或工作人员开展一次政策法规讲解,重点讲法规政策、分析案例,着力提高工作人员运用政策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举办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重点业务视频培训班,累计培训100余人,切实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对信访稳定、拥军优抚、建档立卡、信息报送、舆情管控、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业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氛围营造见实效。梳理市级法律政策点200多项,政策落实风险点3大类5项,制定防控清单,把落实法律政策、维护合法权益、防控政策风险紧密结合,及早及小化解矛盾问题;结合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开展“送法上门”活动,为退役军人面对面提供法律政策解读咨询;在全市范围大力开展送法律法规政策进军营、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六进”活动,订购发放《退役军人保障法》单行本3000多册;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体搭建舆论宣传、政策宣讲、工作服务平台,让全市群众了解关心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营造尊崇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刚性举措见行动。着力建强“三支队伍”,推动“事心双解”。大力加强老兵调解员、网评员和志愿服务“三支队伍”建设,拓展服务职能,切实发挥心理调适慰藉、司法救助服务等功能作用,为退役军人提供多元化服务。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涉及退役军人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依法反映诉求、维护合法权益,用“老兵情节”化解老兵心结,目前全市共建成各具特色老兵调解室48个,涌现出董永红、崔林有等一批金牌调解员;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全面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网评员、信息员队伍建设,积极参与网络舆论控评演练和线上培训,提升业务技能,及时挖掘、发现、上报网络舆情和动态信息,力争最大限度减少负面舆情影响;打造服务保障工作“新名片”,立足“群众所需、志愿者所能”要求,目前,吕梁市13个县(市、区)共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56支,在走访慰问、文明创建、关爱帮扶、纠纷调解,抗洪抢险等志愿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柳林、汾阳、文水等地退役军人火速驰援河南防汛抗灾第一线,配合当地有关方面开展救援工作,用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为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牢固“防线”。

“法”是开路石,法是稳固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提升能力、健全体制、充分履职,全面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政策水平,依法办事,以法定局,开创吕梁退役军人法治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