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阮兴时
冬日寒流中,走在市区的大街小巷,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身影:身穿红色冲锋衣,或在街头疏导交通,或在路旁清理垃圾,或在社区义务劳动;敬老院里,他们陪伴着老人拉家常,其乐融融;偏远山村,他们关心着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为孩子们圆一个“六一”梦……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默默付出爱、奉献爱、给予爱,用爱谱写着文明的乐章,增添着城市的色彩。
他们,用爱心镌刻了共同的名字——吕梁市追梦爱心公益协会的志愿者。
他们,已成为温暖吕梁的“志愿力量”。那一抹“志愿红”,已成为吕梁山上闪耀着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志愿服务组织:从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志愿服务不仅需要方向引领、文化积淀、群众参与、精神支撑,更需要规范管理。
2016年,在市民政局的批准下,吕梁市追梦爱心公益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志愿服务组织从松散型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转变。五年来,秉承“小善大爱,有你有我”的团队宗旨,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尚德、向善、诚信、文明、崇学”的团队理念,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拓展延伸、志愿服务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创建文明城市、移风易俗、环保公益、赛会志愿服务、城市运行、公益助警、社区服务、助老助残、留守儿童、公益寻人……只要组织一声召唤,志愿者们从八方集聚,五年来,协会共注册志愿者561人,组织爱心公益活动700余次,关爱人群和受助对象已超过16000余人次,资助弱势群体爱心善款、物资达130余万元,执行全国公益项目11个,自创公益项目9个,志愿之花的种子播撒到吕梁各个角落。
“现在组织志愿活动非常容易,如果放在五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吕梁市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梁君坦言。为了让志愿者服务更加规模化、专业化、精准化,协会将规范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出台了《吕梁市追梦爱心公益协会理事会与常务理事会工作制度》《吕梁市追梦爱心公益协会会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并在全省首创了规范志愿者管理的《吕梁市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志愿服务协议》和《吕梁市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承诺书》,要求参与公益志愿服务三次以上志愿服务全部签订,明确了协会和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在协会的运行和管理工作有制可依、有据可查的同时,充分体现对志愿者的尊重和爱护。
为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协会始终坚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协会工作。发展方向、志愿服务创新、核心团队的人选、公益项目执行、活动组织、社会宣传等重要议题,必须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协会要求每一位党员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团结和带领志愿者积极投身公益志愿服务。并先后赴延安、延川梁家河、兴县晋绥革命纪念馆、离石高家沟高级军事会议旧址、文水刘胡兰纪念馆等地进行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志愿者:从个别群众向多种群体转变
吕梁,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正是这样厚重的红色底蕴,让追梦爱心公益协会的志愿服务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我们的志愿者当中,既有耄耋老人,又有稚气未褪的孩子;既有退休职工,又有在职人员;既有知识渊博的教授,也有朴实无华的农民,还有‘父子档’‘夫妻档’,大家因为爱心而汇聚,这正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梁君说。近年来,追梦爱心公益协会为推动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宣传栏、公益广告等载体,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有效吸引了来自社会的不同群体人员加入志愿者行列,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宣传、处处体现、事事展示志愿”的良好局面。
“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我们的城市更美好。”家住离石南关社区的高星,被大家一致推选为追梦爱心公益协会的副会长。加入公益协会后,高星发动身边跟她一样的家庭妇女,拉起了一支“南关大妈”志愿者团队,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她们便会来到各大街十字路口,耐心地劝导往来行人戴好头盔、不闯红灯,沿街摆放好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辆。
在高星等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下。 “南关大妈”的志愿者人数增加到50多人。不少阿姨感叹:“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每当看见清扫干净的卫生死角、摆放整齐的非机动车辆、空巢老人脸上的笑容,我就感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如今的南关社区,议论家长里短少了,打麻将、打扑克的少了,看快手、刷抖音的少了……“南关大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用双手予人玫瑰,让芳香盈满世界。在方山县峪口镇石家峁村的农家院内,阵阵掌声和欢笑声打破了山村往日的宁静。追梦爱心公益协会携手离石区戏迷协会、青藏牧场离石销售处,为村中老人送上了秧歌、戏曲这样的“文化大餐”和鲜牛奶。2017年以来,追梦爱心公益协会每年都为石家峁的老百姓送去大米、白面、过冬物品,物质和精神的关怀让大家伙心里异常温暖。不少志愿者更是感慨万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吕梁的爱心大使,更是吕梁的形象大使,作为志愿者,我们要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和能力,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大爱至柔沥肝胆,大爱无声情弥坚。追梦爱心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们奉献着爱心,传递着真情,用真诚抚慰着心灵,用行动感动着你我。随着志愿服务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协会的志愿者,由五年前的62人迅速扩大到现在600多人,基本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
志愿服务项目: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
翻开2021年的协会日志,一页一页回望,追梦爱心公益协会的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新的突破。
“志愿服务无小事,哪里有需求,哪里就能产生服务项目。”梁君说。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坚持问题导向,搭建满足社会各方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不分你我,不设版型,做到各有各的“名角”,各有各的“精彩”。
扶贫助贫,将短期的关注,变为长期的关爱。梁君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将短期的关注变为长期的关爱,变‘输血’为‘造血’。”在精准扶贫中,追梦爱心公益协会按照国家社会组织参加扶贫攻坚的要求,对接了“焕新乐园”公益项目,为方山县、交城县、离石区100个低保户和贫困户的在校少年儿童改善了生活居住环境,并进行为期一年的关爱及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文明礼貌生活习惯,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能力和今后更好地融于社会的心理素质。一年的帮扶结束后,协会将这些孩子们变为长期的关爱对象,利用节假日和星期日,继续登门家访,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状况、学习和生活需求。在大家的关爱下,“爱的萌芽”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长,不少孩子说:“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志愿者,去帮助他人。”
小善大爱,扶危济困,传承雷锋精神。2016年夏,两个孤儿走进了梁君的视线。其父高某某由于感情纠葛,痛杀妻子,锒铛入狱,年老的爷爷和多病的奶奶承担起了监护两个年幼孙子的重任。了解实情后,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决定帮助这个家庭。从两个孩子的幼儿园、小学入学,孩子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协会全部负责,每逢节假日,孩子们都会见到志愿者妈妈和爸爸,小到换季添衣,大到生病住院,都有志愿者的身影。
助力创城,做城市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守护者。2021年5月8日,我市召开创建文明城市启动大会。大会召开后,追梦爱心公益协会随即组织了“学党史、办实事、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西华镇风景区环保活动”,参加志愿者近50人。为学习好的创城经验,协会派出志愿者到长治市进行交流学习,制定了创城工作方案,掀开“创城有我,志愿者在行动”的大幕。在市区的广场、社区、商超、车站、十字路口,志愿者们向市民发放文明公约、热情讲解创城知识、劝阻不文明行为,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市民投身到创城热潮中,助力营造人人关心创城、共同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目前,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参与创城的志愿者已达6800多人次。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们如火的热情,不仅受到市民的肯定和赞许,更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造了一张吕梁志愿服务的靓丽名片。
志愿服务活动:从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
梁君坦言,常态化的行动,是志愿服务“花期”永恒的关键点,更是难点。近年来,无论是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开展劝导服务,还是节假日里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将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真正将暖心落到实处。
“小月月,我们又来看你了!”在先天性的血管瘤患者薛小月的家中,经常能听到这样来自志愿者亲切的问候声。为了让从小坐在轮椅上的小月月也能拥有快乐的青春,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将她确定为长期关注对象,为她举办“专属”音乐会,邀请专业的老师教她剪纸,元宵佳节,在爱心人士的陪伴下看灯展,参加励志分享活动。
“你来许愿,我来圆梦!” 追梦爱心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子、交朋友,在“六一” 儿童节,取消领导站台,书包、文具、衣服“老三样”的礼物,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六一”心愿,再通过志愿者认领心愿,让认领孩子心愿的志愿者亲手将“六一”礼物交给孩子们。目前,有300多名留守儿童受到关爱。
为了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尊重环卫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追梦爱心公益协会策划了“关爱环卫工作者、倡导绿色出行”公益项目,在全市13个县(市、区)的城区和乡镇实施,通过为环卫工作者赠送卫生防护、防暑防寒、洗涤清洁用品,让起早贪黑的城市美容守护者,得到贴心的温暖和社会的尊重。通过散发环保购物袋与车载垃圾桶,向市民宣传拒绝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尊重环卫工作者劳动成果,引领大家树立文明市民新风尚。
追梦爱心公益协会在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从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的过程中,打出了一系列常态、长效化“组合拳”:抓培训,共组织各类培训138次,几乎每个公益项目和重大公益活动前,都要组织培训,包括纪律要求、操作技能、服务标准、形象展现等,增强了团队的吸引力、凝聚力,提升了志愿者的归属感。抓活动,通过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形式、服务内涵,由初期简单粗放和可复制的志愿服务模式,变为关注社会需求和帮扶群体内心渴望,急社会之急,向帮扶对象之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服务对象的好评。抓品牌,随着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帮扶项目越来越多,协会组织的成长壮大,在制度化建设、专业化建设、社会化建设等方面夯实工作基础,持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把“小善大爱,有你有我”的志愿服务品牌做大叫响。
爱心播撒,文明传递。当志愿者用一砖一瓦铺建文明风尚时,行动也会慢慢变成一种习惯,追梦爱心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们,正用那一抹鲜艳的“志愿红”,推动着城市的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