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兴县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发展,努力营造重视人才环境氛围。
一是坚持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先后召开3次常委会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县总工会、团县委等单位纳入领导组成员单位,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确保人才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整合资源,全面合作;与太原理工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挂牌成立铝镁新材料研究院;与山西师范大学签订“教育创新实验区”和“岗位实习、教师培训与教研服务”协议;友兰中学、120师学校成为太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友兰中学与北京交通大学等3所学校签订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协议;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签约国情教育实践基地;“四·八”烈士纪念馆与太原理工大学签约共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国政法大学等5所高校的103名师生深入开展“暑期党史学习教育吕梁行”活动并赴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观摩学习;5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中铝华润等6家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兴县人民医院由省人民医院托管,引进16名医疗卫生优秀人才;教育系统2021年公开招聘31名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人员;山花烂漫、万锋枣业与山西大学签约合作小杂粮商品化开发、农机手培训和红枣保鲜技术研发项目;清泉醋业与部分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年累计销售陈醋140吨;成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联络组,全方位为特派员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安全的服务,将太平洋观澜酒店作为后勤保障,企业调研期间安排专车接送,职能部门安排专人协助调研,及时解决特派员在调研工作中遇到的需求及困难,助力产学研实质性推进,目前与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三是多措并举、分类施策,坚持严格管理、分类指导、定向培养,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与引进人才结对帮扶。按照引进年度和进入渠道分别举办座谈会,帮助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等困难;为山西省人民医院兴县分院引进人才配套公寓7套,为友兰中学引进人才配套公寓31套;对在校期间已入党的大学生,重点培养教育使其成为基层骨干;对未入党的回引人才,通过培养教育,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为党员;全面营造重视人才、发展人才浓厚氛围。 (张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