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惠民政策守住民生底线

——文水县政策性保险为灾后重建提供强有力金融保障

□ 本报记者 张娟娟

立冬前夕,气温骤降,我市迎来了入冬前第一场大雪。

文水县南庄镇吴村的1500多亩梨树一夜之间银装素裹,让人感受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景象。

吴村村民刘万安从储藏室里拿出自己种植的黄澄澄沉甸甸的酥梨,一边清洗一边告诉记者:“虽然今年10月份我们文水县降雨量达到全市最大,但是我们村的梨树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全县种植户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都给梨树入了保险,所以,不管是有冻灾、风灾还是雹灾、洪灾,我们文水县的梨树种植户都没有后顾之忧。”

刘万安提到的给梨树上保险,是文水县政府承担参保农户的部分保费,为保障全县梨树种植业农户利益,增加种植业的抗风险能力,从2015年开始在全市率先推出的政策性种植业地方特色农业险。近年来,文水县全县梨果、玉米、马铃薯实现了农业保险全覆盖。

文水县10月份的强降雨过程长、雨量大,为吕梁市最大降雨量县。加之文水县地处汾河谷地、地势一马平川,各地雨水在此汇聚,造成全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房屋倒损、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灾情发生后,文水县委、县政府把核查评估灾情作为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性工作,责成各保险机构组建查勘定损工作组,负责指导、协调查勘、定损工作,做好宣传、解释和赔付工作。经核查评估,农作物受灾面积30.9万亩,绝收0.7万亩,受损大棚300余亩。今年,各保险机构预估赔付农户损失共计1934万元,其中赔付梨600万元,玉米600万元,马铃薯114万元,极大地降低了农户受灾风险。

“今年,我们公司承保了全县的梨树、玉米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险,此次灾害发生后,我们按照县政府要求,快速及时进行查勘定损,通过初步定损预估赔款1500万元,争取将赔款全部支付到户,帮助受灾农户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让受灾农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人保公司的温度。”人民财产保险文水支公司副总经理李刚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险是文水县为全县居民统一办理的涵盖房屋、农机具的财产损失和人身意外灾害保障、保险。受此次洪灾影响,文水县全县受损农房共3357户17.44万平方米,人民财产保险文水支公司预估理赔金额200万元左右,在11月底全部赔付到位。

文水县胡兰镇北贤村60岁村民杨秉宏家的土坯房,在10月4日出现裂缝现象,村干部提前将他进行转移,房屋倒塌后,杨秉宏愁得睡不着觉,“我的家都没了,以后可怎么过?虽然现在可以在儿子家住,村委也让我搬过去住,但老房子是父亲留给我住了一辈子的家啊!”让杨秉宏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城建部门来了,保险公司也来了,过了几天,与老房子同等面积的地基都打起来了,“原来是政府帮助我修新房子,听说春节前就能入住了,我又是一夜睡不着。不过,这次是因为高兴和激动。我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杨秉宏满脸都是开心和感恩。

华益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兵去年注册公司后养起了猪,此次洪灾使猪棚棚梁塌陷,棚顶倾斜,他找工人用时20多天花费15余万元。“我以前不懂,没有入相关保险,下一步我一定积极和相关部门联系,尽快入保险。要特别感谢县应急管理局和农业农村局给了我3万多元的灾后重建补助金,让我在重大损失中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中煤财产保险公司文水支公司负责承保文水县生猪保险,该公司总经理马彪介绍:“灾情发生后,我们特事特办,简化理赔流程,现已为养殖户赔付到位400余万元,接到报案未赔200余万元,公司将加强理赔进度,做到应赔尽赔。”

“我们会继续做好促进保险的扩面、增品工作,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抵御自然灾害、稳定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保护伞’作用,助力受灾农户灾后重建。”文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永进介绍,“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落实好财政金融惠农政策,让更多的农户能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为我县乡村振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