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还想为《吕梁日报》添姿加彩

□ 白旭平

在喜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吕梁日报》迎来创刊50周年。作为一个“准新闻工作者”,我倍感欣慰与自豪。我向《吕梁日报》表达最衷心的祝贺,向为《吕梁日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新老新闻工作者致以深深敬意!

从1971年创刊的《吕梁通讯》,到现在的《吕梁日报》,转眼50年过去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而新, 《吕梁日报》的宣传领域不断拓展,版式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升,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成绩可圈可点、可庆可贺。

2012年1月,我由兴县县委办副主任岗位调整兼任兴县新闻办公室主任,开始和《吕梁日报》结缘、打交道,到2021年7月卸任兴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时光荏苒近十年光景。10年来,我亲切感受到了吕梁日报编辑、记者们不摆党报、大报记者架子,平易近人、踏实敬业的工作作风和培养、爱护基层作者的爱心、赤诚,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吕梁日报》已由当初的对开黑白四版、发展成今天的对开彩印八版,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办报风格。我坚持年年订阅《吕梁日报》、天天阅读《吕梁日报》;虽已年过半百,但《吕梁日报》终是我的最爱。无论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还是热情激越澎湃的作者,我都衷心祝愿《吕梁日报》在推进吕梁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中不断创造辉煌!

之所以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准新闻工作者”,是因为自己始终没有所谓的“署证”小红本,却有很长时间从事着采访、编辑、策划、发布等与生产新闻、传播新闻有关的工作,天天干着与新闻及新闻工作者紧密联系的活。有人甚至戏谑说,新闻办的工作人员是“不是记者的记者”,出现在报纸、期刊等媒体上的是“本报通讯员”;主要精力游走于政务与新闻之间,以接待“本报记者”为己任,一直伴随我在兴县新闻办工作如歌岁月近十年。

万事开头难。曾经你来我往,经过不长一段时间的磨合,兴县新闻办便与《吕梁日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从此我把《吕梁日报》视为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兴县发出新闻的质量和数量在《吕梁日报》常年保持高位运行。

现在,我虽已卸任兴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结束了新闻工作生涯;但回头想来,干大半辈子革命工作,走过不少单位,最难舍的还是和《吕梁日报》共事的日子。朝夕相伴、耳濡目染,《吕梁日报》创刊50周年,我亲历见证就有10年,于我人生这注定是一段难忘的日子,我将永远珍惜和铭记这十年,包括期期报、每个人。

衷心祝愿我系之爱之的《吕梁日报》把报庆50周年作为新的起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向着建高级形态报社、出一流队伍、办一流报纸、创一流业绩的新目标,不断前进!

缘来,珍惜;缘尽,不悔。10年间,作为一个县级新闻办主任,我与吕梁日报社的很多同仁一起走入基层,一起采访,报道过兴县改革发展的很多事,经历过很多与《吕梁日报》有关的生动故事。我和《吕梁日报》因采访相遇,因采访而结缘,因感动而相知,虽然最终没能一起继续走下去,但那一份份沉甸甸的记忆,早已镌刻在我的生命里,也让我对记者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敬畏与尊重。

一个人,一辈子坚持不懈能干好一件事并不容易;一家媒体、几代人薪火相传,用50年时间追寻一份新闻理想,更属不易。

时代更迭,初心不改;下一个十年,我们再出发!

(作者系兴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创城办主任, 原新闻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