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刚 通讯员 张月丽
无论是院士工作站,还是科普惠农服务中心,处处都能感受到市科协服务大局的行动自觉;无论是社区里的科普讲座,还是校园里的现代科技馆,都能看到市科协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忙碌身影;无论是“科普吕梁”公众号平台,还是乡村e站乡镇全覆盖,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市科协追求创新的时代脉搏……
近年来,市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以服务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聚焦“四大重点人群”“六大工程”,积极开展科学普及、科技教育、科技服务和科技传播,扎实推进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开创了吕梁科协事业全面发展的可喜局面。据统计显示,吕梁市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由2015年的5.27%提高到2020年的8.1%,中国科协授予吕梁市科协“十三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谋新布局,大科普、大协作格局形成
慎思笃行,方能瞻高致远。
近年来,市科协坚持和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最大化展现全市科技工作者的精神状态与创新价值。市科协牵头制定了市级科协工作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任务单。建立了工作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市、县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年初召开工作会议,安排全年工作要点,年底总结考核,在全市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十三五”期间,建立健全科普工作表彰激励机制、完善监测评估机制、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确保中央和、省市的改革精神、重大部署落实到位。
重磅出击,科学素质行动不断深入
不断推动新时代基层科普转型升级。通过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推动新时代基层科普工作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市域为中心,县域为重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为主阵地的全域科普体系,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及县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在方山县被评选为2016-2020年全国科普示范县的基础上,孝义市、石楼县、岚县、汾阳市、方山县5个县被评选为2021-2025年度山西省科普示范县。其中,孝义市、石楼县、岚县3个县(市)被评选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不断推动全域科普工作在县域落地,全面推动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
科普特色品牌活动深入人心。连续20年联合中国科协每年在9月份开展“全国科普日”暨中国科协·吕梁市科普月活动,重点开展了吕梁市全民科学素质电视大赛和网络有奖竞答活动、科普征文比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开放、科技咨询、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倾力打造吕梁科普品牌,真正形成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吕梁、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吕梁市科协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行应急科普联动机制,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一是开展“众志成城战疫必胜”最美医务科技工作者宣传活动,在“科普吕梁”微信公众号开设了2个宣传专栏,编辑出版《吕梁抗疫英雄记》,制作发布专题短视频等,通过电视台、报刊、微信公众号、APP等多渠道开展战“疫”宣传报道和应急科普。二是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乡村e站开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科普宣传,累计发放宣传册8761份,粘贴科普挂图12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35条,受众达158792人次。开展春耕备耕农业生产技术服务1328次,受众达89720人次。
创新科普方式方法,“互联网+科普”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率先在全国实现乡村e站乡镇全覆盖,通过e站开展线上、线下农资、农技、种植、健康等专题培训近百余场次,受众达22万人次;2018年开设“科普吕梁”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科普宣传,累计发布842期、各类科普信息3641条,总阅读量达114.35万次。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全市有8辆科普大篷车、8个农村中学科技馆、落地3套流动科技馆、启动近2万平方米的吕梁市科技馆项目,初步形成了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科普示范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全市有32家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24家市级教育基地,15家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22家市级教育基地。这些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深受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欢迎,对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聚焦融合,助力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
在2020年吕梁市被确定为中国科协“科普中国”首批试点城市后,积极面向企事业单位广泛征集需求,与“科创中国”山西挂点组和专家服务团深入当地开展实地对接,重点推进打造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建设创新枢纽城市、推进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人才技术培训、集聚海外智力创新创业、开展科技咨询6项工作,不断推动吕梁市科普、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市科协在全市共建设8家院士工作站、12家创新驱动学会服务站和5个“科技小院”;成立了山西省煤焦化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联合体、吕梁大数据产业技术联合体;举办了煤焦化清洁生产、大数据、药茶、驴产业等方面7场次学术交流活动;承办2018年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现场会、2019年干旱半干旱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交流活动、2019年中国马铃薯产业高端论坛和2019年全国枣产业发展高端论坛。
积极对接引进国家级、省级学会院士、专家资源,市科协围绕功能食品、煤化工、大数据等产业开展了5场次“院士专家吕梁行”大型活动,组织举办了多场吕梁名优特产品网络直播带货活动。依托国家级、省级学会专家资源和智力优势,多次开展深度调研,促进加工转化。
同时,市科协牵头高水平谋划全力责任,创新科技教育手段,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提高农民科学素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提高社区及城镇居民科学素养,营造浓厚科普氛围;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等,以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跨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