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县政协常委会组织常委及部分委员、各专委会主任等先后来到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铝工业园区、新建中共兴县县委党校、兴县五谷峰生猪养殖场、兴县职教中心新校区等建设现场,对全县经济社会重点项目工程视察调研;所见所闻、所到之处,受到委员们热情赞扬——
富强开放宜居绿色兴县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以来,兴县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富强兴县”“开放兴县”,积极聚焦省委“十四五”转型出雏型重大战略和扩大开放战略,着力铝镁新材料产业基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全省知名小杂粮基地、清洁能源基地、黄河板块旅游目的地、晋陕蒙区域物流集散地等“六大基地”建设,栽树引凤、精准招商,推动铝材深加工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等等一批新项目、大项目接续落地;着力高起点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全方位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争先创优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着力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外向型经济发展,聚焦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和社会发展,推动建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中心”,对接山西、陕西、北京等地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借智登高,引才育才持续发力,用才留才并举并重,全方位抢先机、蹚新路、勇探索,推动全县对外开放、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围绕建设“宜居兴县”“绿色兴县”, 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和生态优先战略,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三措”并举。其中乡村振兴,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不摘”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三落实”,以产业、就业抓巩固促衔接,以美丽乡村、“六乱”整治、“厕所革命”引擎全县农村发展;小米、绿豆特色小杂粮,红枣、核桃优质经济林,生猪、湖羊特色养殖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县绿色小杂粮种植达到19.5万亩、有机小杂粮1.3万亩;红枣核桃高接换优5.5万亩;生猪年出栏36.54万头,湖羊养殖2.5万只;新发展中药材2000亩,提质增效2万亩;设施农业新建大棚40座,温室8座,改扩建温室52座;发展食用菌300万棒;建设马铃薯基地5万亩,马铃薯“三品”认证5000亩。康宁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孟家坪生猪养殖示范园、奥家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县乡农业示范园区持续发展,全县农民就业增收空间进一步扩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城镇化建设,大力度推进旧县城提质、新城区拓展,“两下、两进、两拆、两补”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城市风貌塑造、路网畅通、老旧小区改造、公厕改造提升、垃圾分类、绿地建设、广场建设、河道综合整治等市政“十大工程”全面铺开、强力推进;蔡家崖4A级景区综合配套项目、晋绥干部学院、重点企业周转房等兴县城市新的靓丽名片逐步形成,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示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五城联创”扎实开展;特别是在农村清旧账、强作风,严整治、惠民生,大力度推进“六乱”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全方位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革故鼎新、深入推动,建成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公共卫生提升工程、绿化提升工程、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程全面铺开,一场从大街小巷、蔚汾两岸到机关、商铺、门店、住所社区等各个角落的深刻的卫生革命、环境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力度、广度深入展开,兴旺之县、幸福之城昂首阔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兴县政协常委张明提
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育人华章
在吕梁市北端、红色兴县,一场举全县之力强教育、促发展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党政重教,船头风正一帆悬。围绕大力实施民生提质战略、打造吕梁山上教育强县,今年以来,兴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出台《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意见》《初高中教育提质措施》和《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多方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补齐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短板,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大投入,勇立潮头谱华章。大力度推进公立幼儿园、中小学建设,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难题得到有效破解;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优质均衡发展进程加快;兴县友兰中学后期工程完成,百年老校兴县中学恢复招生,设计高端大气、建筑功能齐全的县职教中心明年即可投用,普高、职高一体化发展,“有学上”“上好学”蓝图将变现实。
强本固基,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连年招聘,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持续改善;通过全员培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兴县友兰中学、兴县初级中学、一二0师学校分别与全国一流教育培训机构、省市名校孝义六中、吕梁英杰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力求资源同享、合作共赢。教师、校长“县管校聘”,教师队伍全面盘活,办学活力有效激发。
狠抓质量,精耕细作结硕果。锚定“质量提升”目标,倾心做好“教学常规”“教研教改”文章,突出抓好“目标、过程、评价”三项管理,大力实施“队伍提升培训”“教育信息化”“听说读写书”“养成教育”四项工程,学校办学质量跃上新台阶。2021年兴县友兰中学高考参考人数1239人,一本达线122人,达线率9.8%;二本达线614人,达线率49.5%;1人被清华大学、多人被全国双一流高校录取,创历年最好成绩。兴县高中学子背井离乡、外出求学局面得到历史性扭转。打造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兴县牢记使命正出发!
——兴县政协常委、委员服务中心主任杨韶伟
兴县经济转型跨越步入快车道
招商引资加速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在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28户企业入驻,形成年产2300万吨煤炭、日产400万方煤层气、200万吨氧化铝、50万吨合金铝和23万吨铝材深加工产能。1—10月已完成税收收入39.21亿元。在加快园区建设的同时,年运力2000万吨的赵家塔铁路集运站及与之配套的晋陕蒙公铁海联运物流园,也将在明年年底建成投运,可为入区企业原料供应及产品外运提供便捷的物流运输服务。预计到2025年,园区规划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利税2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以上,兴县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将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铝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乡村振兴如火如荼,转型发展在农村蹚出新路。兴县五谷峰生猪养殖基地在实现年利润600余万元的同时,安排就业岗位19个,人均年增收3.6万元,带动10余户农户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同时每年收购农户玉米780万斤,无偿为周边农户提供有机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户稳定增收致富。
规模宏大、设计新颖的新中共兴县县委党校,建成后不只是全县培训轮训干部的主阵地,更为可开发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历史发挥重要作用。总投资4.2亿元的县职教中心新校区,是一所集教学、培训、实训、办公、体育活动、食宿等为一体,可容纳5000余名学生学员就读培训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这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指示的重大举措,将为兴县各大企业、各行各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将与友兰中学一道实施兴县“普职融通”教育理念,撑起兴县教育的一片蓝天! ——兴县政协常委李继平
为高效为民的兴县县委、县政府点赞
近日,兴县政协围绕进一步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推进招商引资、蓄积发展动能,组织政协常委、政协专委主任、乡镇联络组长一行50余人走进乔家沟移民社区幼儿园、兴县经济开发区、兴县县委党校、兴县旅游集散中心、兴县职教中心新校区等实地参观,充分感受兴县日新月异变化,切身体验兴县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路行,一路看,从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提档升级,从一批批大项目落地见效,从城区东西延伸的速度、进度、力度,从红色资源的利用开发,从北山公路到静兴高速公路的快速推进,均可看到兴县一年一个新变化、年年都有新惊喜,让人无不为之振奋。调研首站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是智造新城、投资热土,中铝华润公司、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山西一禾铝业科技新材料公司、元泰有色金属(苏州)公司15万吨高强度铝合金项目区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并看到可观可期的经济效益,为兴县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劲引擎。特别是航空新材料智能制造中心,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全产业链高精尖制造项目技术,做到国内领先、亚洲前列,让人倍感振奋,充满希望与期待。
走进兴县县委党校在建工地,雄伟庄严的办公与培训一体造型设计,高端大气的住宿楼,从风格到理念,将为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打造红色兴县名片产生不可估量作用。走进兴县职教中心新校区在建工地,施工进入装修阶段,设计高端大气,建筑功能齐全,随着明年春季投入使用,兴县普高、职高同步发展将成现实,为全面提升我县高中教育水平注入新动力。
——兴县政协常委李喜勤
“四个强化”助力全县养老服务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公益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统一标准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养老服务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领。坚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格局。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科学发展和重点民生项目考核,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城市更新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集中优势资源强力推进。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服务、人才等方面政策扶持,两年先后投入新建、改建养老机构资金1985万元,落实运行经费242万元。政策整合持续加强,有关部门在规划约束、土地供应、资源共享等方面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养老服务发展。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体系支撑。全县把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从县级层面统筹规划,制定“责任书”,绘好“路线图”,明确“时间表”,打造科学完备的政策服务体系。全县500人以上行政村实现养老机构全覆盖,建成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9处,社区养老幸福工程2处。全面提升兴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养老服务质量,高标准启动建设敬老院,投资6200万元打造集养老健康、医疗保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养老院,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多样化服务,切实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是激活发展要素,强化市场驱动。积极落实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社区养老服务,涌现出康乐养老院、鑫德养老院等民办养老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在农村留守、空巢老人生活比较集中的村庄,探索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养老服务。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引导社工、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义务服务。同时,狠抓运营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健全考核体系,坚持将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持续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县养老事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兴县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白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