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吕梁日报创刊50周年

华诞同筑梦 担当践初心

——吕梁市人民医院发展综述

王富珍书记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乔晓红院长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市人民医院携手樊代明院士共建“吕梁整合医学中心”

支援湖北6名同志凯旋

吕梁市首支整建制援非医疗队

流动医院在石楼下乡义诊

房颤中心通过了中国房颤中心总部认证,开展了全市首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 “一站式”手术

引进德国西门子3.0T超高端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义诊

引进的国内著名心血管介入专家李振魁教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奉献吕梁 服务‘六新’”优秀人才”

引进日本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

引进的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社军教授带领团队开展全市首例特大肿瘤手术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1971年建院,1974年开诊,现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院50年来,在吕梁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几代吕医人栉风沐雨,担当践初心。

近年来,吕梁市人民医院党委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聚焦党建引领,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近年来,吕梁市人民医院坚持“以党建促业务、管行业必须管行风”主线,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全院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医院改革发展事业。

——实行意识形态工作制。《吕梁市人民医院2021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党委书记是医院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党支部书记和各科室主任是支部和科室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进一步畅通维权、投诉回访、医德医风监管渠道;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力度,严管医院官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平台,努力提升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加强党员发展与管理。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原则,确定并培养预备党员24名,按期转为正式党员6名,组织49名积极分子参加入党培训,充实和壮大党员干部队伍。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治病救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全年中心组学习12次,进行专题研讨11次;各党支部学习152次,进行集中学习研讨100次。

——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服务、质量、满意度”为办实事的着力点,进一步优化医院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全年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8大类18项实事,真正把为群众办事落到实处。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廉政“防腐墙”。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关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把各科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纳入综合目标一起考核,剖析突出问题,积极整改落实。

聚焦发展需要,

让品牌“亮”起来

医院以“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为战略目标,以人才梯队建设为抓手,建强学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人才立院。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邀请李振魁教授、王社军教授和谢学海教授常驻医院,选派外出进修人员39人次,其中北大访问学者2人,外出参加学术交流79人次;采取公开招聘、招才引智、储备人才招募等方式招聘59人入职、入科。目前,有省领军人才1人,省“三晋英才”10人,省、市学科带头人14人。

——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医院一直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建设作为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和提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的突破口和抓手,进一步推动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着力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不断提升急危重症医疗救治能力。2019年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2021年房颤中心通过国家房颤中心标准版认证,成为吕梁首家通过认证的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目前正积极推进。亚专科疼痛、整形、手足、全科健康快速发展,康复医学科、耳鼻咽喉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独立设置病区,在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行大科主任领导下的病区主任负责制,每年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近100项。

——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建立吕梁市人民医院科研学术委员会,获批市科技局重点实验室—吕梁市生命科学实验室;提交13篇国自然基金标书;申报省卫健委开展的“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项目5项;中标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2项,市科技局科研项目10项。

聚焦时代需要,

让硬件“硬”起来

——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2020年以来,新建综合门诊楼全面投入使用,完成住院部和旧门诊维修改造。医院目前形成了现有“一院三区”,即医院本部、南院区和科教基地的总体规模。

——医疗设备“鸟枪换炮”。先后引进了德国西门子3.0T超高端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美国GE128排超高端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美国GE双板悬吊高端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美国GE乳腺X光机和GE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日本岛津数字化X射线透视摄影系统、荷兰飞利浦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德国西门子高端彩色超声诊断系统、荷兰飞利浦高端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日本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国内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总价值近2亿元,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的诊断能力和水平。

——信息化建设助力医院发展。2021年度电子病历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被山西省卫健委被评定为4级。医院借助“互联网+”模式,在加强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进行了全流程的信息化支撑,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改善了医疗服务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聚焦群众需要,

用情怀书写大爱

——义无反顾,在湖北疫情最为吃紧的时候,医院选派6名医务人员(全市医疗机构选派最多)逆行出征,在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贡献了吕梁力量。

——勇担社会责任,组建吕梁首支整建制援非医疗队,6名医师组建了第24批援多哥卡拉—东戴医院医疗队,赴非洲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

——传承吕梁精神,最美医生在火车上勇敢救助乘客,被国内各大网站转发;最美女护士跳上飞奔的担架车救人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国内各视频平台报道,总浏览量过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每年选派医务人员200多人次,赴基层农村开展义诊活动60余次,出动“流动医院”专用车为群众义诊体检5000多人次,送医送药到村头、到床头;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行髋、膝关节置换术,贫困患者白内障免费手术;医院选派专家参加了汶川地震灾后援建、青海玉树救援、对口援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