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擦亮普惠金融的金字招牌

——吕梁农村商业银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 林宝屏 刘馨 李鑫

吕梁农村商业银行2020年7月改制以来,更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以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围绕离石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着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2021年11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7.4亿元,较年初净增4.23亿元,增幅9.79%;其中: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亿元,净增5亿元,增幅29.41%;农户小额贷款占全区扶贫贷款总额的98.99%,实现了省银保监局提出的“两个高于”的目标,受到了政府认可,客户点赞,“百姓银行”的美誉深入千家万户。

党建领航正方向

作为直接受当地党和政府领导的地方金融机构,吕梁农商银行在省市联社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站位、保持定力、着眼大局、发挥职能,以党建为统领确保金融支农支小的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服务不衰。一年来,吕梁农商行全面加强了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将党委讨论决定作为董事会决策的前置条件,将党建工作融入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将服务三农支小支散的目标定位纳入《公司章程》。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建立健全“三会一层”制度,突出主责主业,坚持党政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了党的金融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执行。

特别是在两个重大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该行党委按照上级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以史笃行,带领党员深入兴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赓续红色血脉,汲取精神养份,较好提升了全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同时,积极开展“星级支部创建”和党员亮明身份活动,较好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广大党员走在前、干在先,全行在市区两级工会配合下,建立了“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13家,较好解决了环卫、快递、外卖等户外劳动者饮水、就餐、休息的难事、愁事,确保户外劳动者“冷有暖取、热可纳凉、渴时饮水、累有所歇”,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尽了一份应尽的责任。年内,慰问各种贫困户42户、老党员31名;举办“金融知识进万家”防范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知识讲座6期,对提高城乡居民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各种诈骗起了较好的作用。

支农支小再发力

农村是农商行的家园,农业是农商行的依托,农民是农商行的伙伴,浚源则流长,本固则枝繁,服务三农、支持小微既是农商行的职责使命,也是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

一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乡村要振兴,农业产业化是关键。吕梁农商行紧跟区政府产业调整步伐,积极支持一村一业产业发展,投入信贷资金2822.4万元,支持了信义镇崖窑湾村养牛专业户95户,牛存栏达1000多头,按保守价每头5000元计算,年收入约500万元;支持了严村能人大户38户,发展蔬菜大棚60余棚,年收入约480万元,带动了近千户农民稳定脱贫奔小康。

二是大力支持农民增加收入。支持农民稳定脱贫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使农民更多地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更是我们的责任。吕梁农商银行党委坚持脱贫不脱责任,一如既往为支持农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而努力。目前,农户贷款余额已达到3733户、余额29741.82万元,仅今年以来已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4121.72万元,使农民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指数有了进一步提升。正如城关街道办白草墕的客户郝建强所言:“过去求爷爷告奶奶贷不上款,现在农商行的人送贷上门,农商行真正是咱老百姓的银行。”

三是大力支持农村特色化发展。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吕梁农商行以离石区信义镇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为契机,大力支持以信义西华镇文化旅游为重点的农村新业态发展。在农商行信贷资金支持下,西华镇建起了以餐饮、住宿、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农家乐18家,目前已投入信贷资金216万元。同时,依托农区、城区两大板块,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对全区纳税在B级以上的2465户小微企业实行名单制建档、一对一营销,目前,已调查走访客户1657户,授信金额1.96亿元,为繁荣城乡经济注入了活力。

普惠金融加温度

吕梁农商银行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普惠金融作为业务经营的战略支点,想方设法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巩固提升网点主阵地。就全区而言,农商行的网点最多、服务项目最广、服务质量最优,可谓是区域第一大行。全行共有网点25个、存贷款客户187811户、占了全区城乡居民的45%;除了传统的存兑汇结算支付外,各种代理业务、政府补贴、社保基金发放、理财产品、贵金属买卖等金融产品十几种,做到了全覆盖。同时,延伸服务触觉,在行政村设立了48个金融服务站,布放ATM机、POS机64台,开通了手机银行、网上办贷等电子业务,实现了农民“足不出户存取款,田间地头可转账”的愿景,从根本上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实施“线下线上”双驱动战略。吕梁农商行将数字化金融作为战略性目标任务,超前谋划、舍得投入、强力推动。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搭建了科技保障平台,业务经营由线下逐步迁徙到线上发展,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线上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技赋能的作用日益凸显。原来办一笔贷款业务至少需要3到5个工作日,现在最快两小时就可以办理完成,极大地方便了客户。

三是创新产品满足需要。吕梁农商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业务跟着市场走、服务围着客户转,在原有小额农贷、联保贷款等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信贷产品,目前已形成5大系列、9类产品。针对农区推出了免担保、低利率的“乡村振兴贷”,截至4月份推出以来,整村授信农户达4571户、金额2.76亿元;针对政府采购供应链融资难点,在政府资金回笼保障下,推出了政府采购贷,目前已授信1户、金额1000万元;针对城乡居民个人金融消费需要推出了“吕梁贷”、“晋享e付流水贷”,月均交易量达1.5亿元、余额达到9269万元,为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用文化筑基石

诚信是经济金融的基石。开展诚信信用主体建设既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诚信社会的需要,又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的现实抉择。

一年来,吕梁农商银行按照省联社“重建重塑”的要求,以“扩面、提质、增效”为主题,以信用主体建设为主线,以网格化营销为抓手,在离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力推动信用主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效果。

目前,全行共采集客户信息9万余户,信息17.5万余条,打造信用镇1个,信用村83个,信用商圈1个,信用户26331户,占农户总数的59.84%。共授信6268户,金额3.29亿元;用信2502户,金额1.77亿元。手机银行73605户,净增24610户;渠道绑卡量223774个,净增63703个;通过一年来的信用主体建设,不仅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而且普遍增强了城乡居民的信用意识,带来的可喜变化是:信用文化正逐渐深入人心,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关数据显示,在信用户评定过程中,主动归还不良贷款的73户,金额460万元,进一步夯实了信用基础,为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