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梁瑜) 服务围着企业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推动我市民营企业强化管理、提升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日前新冠疫情造成的压力仍在持续,传统煤电企业在“三去一降一补”中也受到一定影响,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全市多方努力,促使民营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突破融资困境。市政府出台《吕梁市政银企按月对接例会制度》,由市金融办牵头九个单位组成工作机构召开例会,按月组织驻市金融机构与重点转型项目、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商贸物流企业及开发区进行沟通对接,推荐项目建设情况和资金需求,协商形成初步合作意向。13家银行机构与全市重点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等项目进行了对接,共与54个企业(项目)签约,金额151.28亿元。
推进中小企业股改挂牌上市。目前全市进入“山西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的企业有100户,32户完成中小微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12户企业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晋兴板”挂牌,3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全市重点对“小升规”“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推荐入库,组织山西证券吕梁分公司等四个服务机构采取一对一形式了解企业的意愿,有针对性开展股份制改造培训、辅导等服务工作。
设立吕梁市绿色发展基金。市政府设立吕梁市绿色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母基金由市县政府出资10亿元、区域内资源型企业出资10亿元,子基金按1:4比例吸引社会资金80亿元。绿色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发展大数据、新型材料、酿酒、杂粮干果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
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推动力度,推动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加快支持复工复产,建立再贷款资金使用情况“日监测、周督导、月通报”非现场监测机制,跟踪督促政策资金使用。向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申请专用再贷款再贴现725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三农”、小微企业、金融扶贫贷款。
推动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组织协调市财政局、人社局、担保公司及各银行机构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建立吕梁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以及发放信用贷款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支持,推动民营企业首贷率、信用贷款占比、无还本续贷占比等指标显著提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