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岁开始学艺,到30多岁小有名气,获得2021年吕梁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状元。二十多年来,发型师彭军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始终如一。他以一个手艺人的本质热血,坚守着心中最淳朴的追求,以匠心,致初心。
离石城区宏泰广场A座8楼的805护肤造型工作室,是彭军的“战场”。这里清雅舒适,让人一进来就有了家的感觉。
早上8点,趁着没有预约的客人,彭军坐下来扯开了话匣子。“一天之中,也只有大早上和大晚上能踏实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彭军话不多,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骨子里仿若夹杂着些许傲慢。略显黝黑的面庞,留着短发和胡子,穿着精干利落,颇有艺术气息。
谈到理发这个行业,彭军聊起了自己从业20多年行业发展和客人需求的变化。他说,现在的理发和以前相比,真是大不相同。“以前就是单纯的洗洗头,剪剪发,哪像现在剪个头发有这么多服务。”彭军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家门口就有一家理发店。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人们追求的发型开始多变,烫发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烫一个爆炸头,穿上当下流行的衣服,这样的造型就是时代的潮流,出门就是焦点。”
十多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缘,让彭军喜欢上了理发。理发前毫无精气神的一人,理发师用剪刀挥舞一会,人们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精神面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客人们都会满意而回,这样的小小成就感让彭军爱上了这个职业。
然而,自己追求的行业,在父亲眼里却是“低人一等”,本来应该是在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的年纪,为什么要去伺候人?父亲不同意,把彭军批了一通。年轻气盛的彭军不服气,偷偷跑到自家门前的一家理发店去学艺。
从最简单的洗、吹、剪开始学起,每次看到师傅理发,彭军都格外专心。彭军说,一个好的理发师,必须有深厚的剪发功底,理发看上去很简单,但真正剪起来很不容易,光是练习操剪刀,都能练得手上满是茧子。
练就了基本功,还得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1999年,富康美容美发学校在湖北武汉创立,在业界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享有盛誉。看着周围的同伴们都去专业学校学习美发专业,彭军决定走出去,到武汉、广州去学习,提升手艺。
“‘南漂’广州等地学习理发手艺,一漂就是十多年。”彭军回忆,到了广州,再次从洗头的“店小二”干起,勤学苦练理发技艺,然后晋升为一号师傅。摸索钻研发型设计,再晋升为讲师带徒弟。大胆进行形象创意,慢慢地进入了形象品牌设计导师,成为首屈一指的“金牌理发师”。而他理发的价格,也由当初的15元,飙升到现在的128元。他用智慧、能力、技术、技艺,在“南漂”的经历中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赚到了“北上”吕梁创业的“第一桶金”,在这里购房买车,娶妻生子,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美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时刻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于是,在吕梁站稳了脚跟,而且越站越稳的彭军每年都会找时间到厦门、广州、深圳等地去学习,了解当下的流行时尚,学习更高的理发技术。
在彭军看来,要得到顾客的认可,不仅有着娴熟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诚挚的服务,这样才能赢得好口碑。为了让顾客进来工作室找到家的感觉,他在店里设置了茶吧、读书间等休闲场所,并给客人配备了小点心、糖果;为了专心“一对一”服务客人,他采用了预约制,服务完一位客人,再接待下一位。很多客人说,彭军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那种笑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彭军说,自己想把自信的微笑,带给身边更多的亲朋好友。“吕梁人民热情厚道,只要聊上半个小时,总能成为我的朋友。”彭军笑着指着门店前摆放着的刚刚获得的“技术状元”证书说:“现在有了这个‘金’字招牌,店里的客人就更多了。”
“这是我在美发专业上的第二个比较高的荣誉,也是吕梁美发行业对于我的再一次认可。以前只觉得理发是个职业,是个手艺活,现在发现自己也是技能型人才。”即将参加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的他坚信,现在是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像他这样的技能型人才一定也会越来越“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