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持续深化开发区‘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加快建设吕梁双创基地、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国企改革要强化交账意识……”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用深化改革、激励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就要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解放思想、以更大力度推进大改革大创新,扫除制约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调动各方面抓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2021年,全市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以坚定的改革意志,精准发力破难题,强力攻坚促转型,实施了12项重大改革举措,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外向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涌流。锐意改革不仅使吕梁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而且经济社会发展及各项民生事业均实现新发展、取得新业绩、呈现新面貌,全市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新的前进路上,我们要坚定接过改革的接力棒,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更坚决的行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要合力、要活力。
要继续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紧跟新形势新矛盾的变化,强化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切实以改革推动问题解决。当前,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是我们改革的聚焦点。我们要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继续加快开发区改革、提升营商环境机制体制改革、人才机制改革等等,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营商环境更优更具吸引力,切实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力争在转型发展中赢得先机。老百姓的烦心事,是改革的突破点。我们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深化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改革,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创建文明城市,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切实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生活环境等问题,让群众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幸福感越来越强。
要继续扩大开放,向开放要合力。唯有大开放,才有大发展。谁积极主动开放,谁的发展就充满活力。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要放眼世界大势,自觉对标先进,吸纳先进理念,继续举办各类推进会、展销会、博览会和招商引资活动,搭建开放平台,在招商领域、招商方式、招商实效、招商平台和引进人才大项目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对外合作中实现新突破。
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向创新要活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是12项改革之首,创新决胜未来,转型发展,最需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要加快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研发机构、金融、中介组织相互支撑的创新格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集产业发展共性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为一体的市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推进规上企业创新研发动态全覆盖,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吕梁双创基地,持续办好吕梁职业技能大赛。坚持引、育、留、用并举,集聚创新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
不日新者必日退。2022年,我们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改革创新之路从无坦途,让我们坚定信念,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蹄疾步稳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进行到底,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增动力、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