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娟娟
每月的5日,交口县33个片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都会举行一场各级人大代表和附近居民群众的接访活动,这一天,不管是哪一级的人大代表,大家都会抽出时间在繁忙之中来到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督办代表建议、监督重点民生实事……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吕梁大地,像这样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已经遍地开花。70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在全市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实现了全覆盖。代表联络站不仅畅通了社情民意的传递渠道,打通了各级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激发了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释放了大能量、发挥了大作用。
支持代表依法履职,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有力保障
“滨江国际花园小区人流量大,距离上水桥头公厕大约1公里,居民使用不便,建议在北川河东路滨江国际花园小区附近修建一所公厕。”
“建议在社区附近合适地段设立一个爱心驿站,给过往老年人、残疾人以及环卫一线清扫保洁人员提供一个临时避风雨的休息场所,并提供热水等爱心服务。”
“我们小区周边现在没有小学,孩子上学太远,非常不方便,希望能在附近尽快规划建设一所小学。”
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2021年3月19日,市委书记孙大军到任吕梁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常委会议上,就明确要求“建立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一次深入社区(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与群众座谈制度”,并批示吕梁市人大常委会“要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将联络站工作提上了新高度。
3月20日,孙大军书记亲自把关出台《市委常委定期深入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在社区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按照“方便群众、覆盖选区、便于联系”的原则,确定领导干部具体的联络站点,安排专门联络人,每次由联络员向社区提前2天发出公告。在孙大军书记的带动下,常委班子成员和四大班子领导,根据工作情况确定具体时间,深入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跟进开展活动,展开了“领导干部+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截至11月底,市委、人大、政府、法检两院等市级领导,共进站116人次,收集问题397件,办结问题245件,办结率61.7%。
从试点先行到全面推广,5月27日,《市级领导定期深入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基层政协联络组)联系社区群众制度》正式出台。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出台相关制度,全面推行。
按照市委常委会和孙大军书记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赴长治市考察学习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以及深入交口、石楼、中阳、临县就联络站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吕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定期深入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联系群众制度》。
截至2021年11月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批次集中或自行深入离石区社区联络站点达40人次,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听取群众建议意见20人次,共收集到城区环境、小区管理、交通出行、供热供气等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126个,现已协调解决问题62个,办结率为49.2%。
代表联络站的作用远不止联络,它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在我市,“有事找代表”正成为越来越多群众遇到难题时的选择,领导干部进站听民声、解民愿已成为常态。
心怀“国之大者”,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由于离隰高速征拆村民房屋,中阳县暖泉镇关上村石宝庄小组村民需整村搬迁,在人大代表孙晓龙的多方协调下,村民及时集中入住安置平房。”
“在人大代表郭红波的推动下,汾阳市60%以上小区配备四分类垃圾收集设施,13个镇(街)的农村分类垃圾桶全覆盖,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分流收运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公共机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旅游景点和星级酒店已完成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
“人大代表双飞接到群众反映,推动交城县洪相镇斗足洼、申家庄、落子岭、西岭、范家庄、裴家山、西庄、圪洞坡、黄泥9个自然村共改造变台9座、10KV支线4.6KM、 0.4KV线路9.1KM、接户线5KM,改造各村吃水井电缆6.3KM,改造表箱115台,惠及户数150户。”
“在人大代表赵成书的帮助下,孝义市楼东村道路整修一新,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主要墙体进行喷涂粉刷、墙绘,‘画’美乡村墙,绘就振兴图。”
“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归根到底是为了帮助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吕梁,依托代表联络站(点)这个平台,一大批群众关切但往往“不好管”“声音小”的难题迎刃而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成放心事、顺心事、暖心事。据了解,2021年3月至11月底,我市1万多名级人大代表进站9824人次,零距离听取人民群众意见诉求5136件,推动解决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4227件。诸如小区周边缺少公厕、路灯损坏、天然气不通、车辆乱停乱放、物业管理不规范等一大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得到有效解决。
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过程中,吕梁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形成“群众反映情况——现场解决回复群众——现场不能解决的登记在册——站点汇总梳理——分级分类处理——向代表和群众反馈——群众评议打分”的“七步骤”闭环工作模式,属于市一级的问题,通过市委督查室进行转办督办,切实提高了群众建议意见办理实效。
拓宽代表履职载体,为吕梁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智慧”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张广勇市长作出了紧紧围绕市委聚焦“六新”突破、打造“九大基地”、建设“五个吕梁”的战略部署。在随后的市三届人大八次会议上,刘振国主任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1年要围绕我市打造“九大基地”新建9个代表专业技术服务联络站,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的作用,贡献人大智慧、汇聚人大力量,勇担全市“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神圣使命。
市人大常委会立说立行,及时出台《关于组建“九大基地”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指导意见》,精挑建站地点,细选工作人员,新建兴县铝镁和特钢新材料产业基地联络站、汾阳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联络站、离石“数谷吕梁”大数据产业基地联络站、柳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联络站、孝义清洁能源基地联络站、交城新型煤化工基地联络站、临县黄河板块旅游目的地联络站、岚县名特优功能食品生产基地联络站、离石大健康产业发展基地联络站9个代表联络站,架起代表与企业和群众的“连心桥”,为服务企业、了解民情、汇集民意开辟一条重要渠道,为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蓄势赋能,助力“九大基地”健康发展。
“九大基地”联络站挂牌成立后,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动。7月24日,“数谷吕梁”大数据产业基地人大代表联络站(吕梁市经开区)召开了产业发展座谈会,举办了“吕梁鲲鹏产业高级培训班”。9月13日至20日,新型煤化工基地(交城)组织赴甘肃、青海围绕地形地貌、地质矿产、煤化工产业发展等进行考察,努力为交城县开辟和扩大新型煤化工产品市场打通了西行的丝绸之路。10月18日至22日,黄河板块旅游目的地人大代表联络站(临县)就沿黄旅游业发展情况,赴忻州市偏关县和内蒙古包头市、乌海市进行学习考察,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其他各基地代表联络站全部制定了工作计划,正在有序按计划推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市70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已成了党委决策的“金话筒”、代表履职的“加油站”、化解矛盾的“解压阀”、社情民意的“信息台”、凝心聚力的“连心桥”,一步步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