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书共写吕梁精彩故事
□ 本报记者 王耀
这里是“《吕梁英雄传》的诞生地”的红色热土
这里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的发展新区
多少历史的辉煌耀亮星空
多少英雄的形象如山耸立
辛丑年,直面“十四五”的开局大考
三百八十万吕梁儿女在转型路上扎实前行
踔厉奋发公式新路,笃行不怠开新局
在十三县(市、区)的山山水水
写下一个个精彩故事
让属于英雄吕梁的骄傲
在新时代更加靓丽地赓续……
兴县
高质量发展向未来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你是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设小康社会的缩影,
谁能见证你的稳健的步伐,
是我,
297个贫困村 79406人,
2020年摘掉了贫困帽,
走上了乡村振兴路。
你是建设宜居宜业的时代先锋,
谁能见证你的美丽,
是我,
改造主街道及背街小巷13.86公里,
改造老旧小区33个,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文明风,
全县皆新景,
你看:
南山公园,
随处可见游览锻炼的群众,
有的说,现在是广场多环境美空气好,
有的赞,景色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你是高歌猛进下的时代赞歌,
谁能见证你的发展,
是我,
铝镁新材料,
3D智造 金属打印,
产业化集群式发展,
66万吨铝土矿200万吨氧化铝,
50万吨电解铝 23万吨铝材深加工生产线,
实现了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协同产业链;
一批“高精尖”项目正在集聚,
正为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
积蓄着发展动能。
你是文旅融合红色旅游的名片,
谁能见证你的高质量,
是我,
“晋绥首府”响亮的品牌,
“红色兴县”一起向未来。
柳林
打造美丽宜居新名片
□ 本报记者 高茜
冬日的“抖气河”蒸汽袅袅、清雾茫茫,
稀客“赤麻鸭”在河面嬉戏成趣。
柳林,你借助“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保卫战”的胜利成果。
描绘出了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
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生态保障。
环境是美丽幸福生活的基础。
这一年,你牢牢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
持续增强抓好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真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到底。
这一年,ECO环保方便器全面应用于沿黄的10余个乡镇。
减少了对空气、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
奏响了乡村“厕所”环保曲,掀起振兴的绿色文明风。
这一年,沼气项目入户,
实现了生态环保与便民、富民的完美统一,
为“三农”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你将一幅幅文明的碎片拼接起来,
绿水青山的秀美柳林让人们耳目一新。
柳林,继续阔步前行吧!
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方位推进柳林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驱动力,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向世界展示美丽宜居柳林的新名片。
石楼
黄河之畔的一颗耀眼明珠
□ 本报记者 王洋
巍巍吕梁山,滔滔黄河水。
屈产河畔展新颜,在这里孕育出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
石楼既是红军东征的首战地,又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创作地。
曾几何时的深度贫困县,如今换了新模样。
2020年2月27日这一天,是石楼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石楼如愿摘帽。束缚中的石楼仿佛像冲破了枷锁,腾飞起来,脚步加快、节奏紧促。
春华秋实又一载……
汾石高速公路开启了追梦之旅。
天堑变通途,“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逐梦启航。
打通县域“内循环”,城外有了“外环路”“穿城而过”戛然而止。
种好祖国未来的“种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祖国未来的希望。
健康不再是石楼人民扛不起、熬不起、看不起的难题,这是全县人民以拳拳之心,践行濯濯之行的必然结果。
高起点谋划,提升城市品位“新高度”。
文旅结合,弦歌未止,红色薪火代代传,诉说着伟人的千古绝唱。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三农”啊,“三农”,觉醒吧!希望的田野上你大有作为!
石楼啊!石楼!战天斗地,你怕过谁?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离石
首善之区“谱新章”
□ 本报记者 高鹏艳
这里历史悠久、这里英雄辈出,
这里坐拥绿水青山、这里厚植创业沃土。
作为市府驻地、首善之区的你,
正站在转型升级、高速发展的崭新起点上,
展示着新时代的卓越风采,
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你,
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
牢牢树立“市区一体”理念。
实施“四区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离石样板”
推动“三新五大产业”,公式出资源型地区转型“离石模式”
落实“四大民生工程”,建设吕梁山上最宜居宜业、最和谐幸福的“离石家园”
加快“三区联动”,打造品质更高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披荆斩棘、奋勇争先的你,
不断将转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文明城市、增进民生福祉、党的建设等“五个走在前列目标”逐步变成现实,
追求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发展的你,
争做美丽幸福吕梁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在新的征程中精准施策、集中发力、奋力谱写属于你的全方位发展新篇章!
文水
演奏多元产业“交响乐”
□ 本报记者 刘子菊
一代武后,卓然不群,
忠烈胡兰,坚贞不屈。
你是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
你是天资独厚的“三晋盆地一枝花”
人文自然,是你2200年悠悠历史的积淀
多元发展,是你新时代下激活的致富密码
钟灵毓秀之地,新型绿色农业晕染了这座城的底色。
特色种植业,肉牛养殖加工等新兴产业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中,打响了“吕梁农谷”金字招牌。
清奇俊秀之美?生态人文旅游展示了这座城的名片。
武则天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上贤古文化遗址……,为人文旅游注入了神奇的魅力;苍耳会生态旅游区、世泰湖湿地公园绘就了一幅动人的生态旅游画卷。
日新月异之势 转型发展规划了这座城的未来
牛栏山二锅头投资设厂,高质量白酒生产基地拔地而起;钢铁、铸造、机械产能拾级而上,“煤焦化电建运”循环经济产业链欣欣向荣,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举全县之力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迈进。
今日之文水
阡陌纵横 产业多元
人文生态 相得益彰
恰如一场盛大乐章已然奏响
令人为之惊叹
我们期待
文水的明天会更好
汾阳
文旅融合 “汾享杏福”
□ 本报记者 李亚芝
一盏“汾清”,种下文明的雏形和文化的种子,
一壶汾酒,沉淀出1500年的酿造史,
一首《清明》,遥指“中华名酒第一村”。
醉了历史,最在当代。
如今,汾阳以酒为媒,打造汾酒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名片。
酒香穿堂过巷,不问牧童也好寻。
以酒会友,诚邀天下豪杰。按照“一点两轴三板块”的杏花村酒文旅总体规划,你拓展交流,深化合作,共同传承酒文明、弘扬酒文化。
以酒促旅,汾酒搭台,旅游唱戏。以汾酒文化景区依托汾酒旅游品牌优势,多方位营造旅游环境,让汾阳旅游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以旅兴酒,让汾酒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实施“酒+”融合发展战略,把汾酒文旅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胜势,发挥汾酒旅游对汾酒复兴的助推作用。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
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
用经济的思维转型发展。
文旅融合,欣欣向荣!
交口
“三优两区”开启奔跑加速度
□ 本报记者 任星 通讯员 李生智
青山如黛生态底色绿,秀美山城发展活力足。
2021年,基于“三线建设”而诞生的交口县恰是“知天命”之年。
历史的如椽巨笔,在这个重要节点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三优两区”战略开启新征程,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交口力量。
“优美乡村”日新月异,全国首个农业迪士尼项目落地建设,脱贫巩固和乡村振兴成色足、底色靓。
“优势铝业”蹄疾步稳,停产近两年的信发交口项目复工复产,支撑交口经济的大项目纷纷启动,全县财政收入增速跃居吕梁首位,经济发展呈现向绿向优的奔跑姿态。
“优质教育”对标一流,眼光向外革新教育理念,引进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吕梁山区幼小衔接的样板校和示范校开工建设,刀刃向内重构教育生态,“县管校聘”、校长职级改革加速推进。
“开发区”提档加速,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轮驱动、同频共振,交口综合低碳智慧能源系统示范项目纳入吕梁市“十四五”重点。
“县城区”提质升级,文明创建“面子”和“里子”内外兼修,增“颜值”添“气质”,迎宾、龙泉、云梦三条主街道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这一年,汾石高速全线开工,“人悦其行,物畅其流”的蓝图即将变为现实,
这一年,全市首个中部引黄工程开工,制约交口发展的基础瓶颈彻底打破。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历经革新蝶变的交口,孕育着奋起勃发的生机,凝聚着万众一心的赤诚。
这块红色土地,迎着发展的激荡风雷,踏着时代的铿锵鼓点,锁定征途,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