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核桃管护,孝义市下栅乡高仁村的村民和维毅说起来头头是道。近些年,老和在村里打造了示范点,带动了全村核桃树提质增效,村里人比以往更注重科学管护。几年下来,村里的核桃产量翻了好几番,由于品质好,每年收购商都抢着要。
见到和维毅,一聊起核桃树,他如数家珍地指着自己的核桃树介绍说,现在咱们这个村的核桃树,在乡里肯定是最好的。每年能产20多万斤,以前的产量连现在的八分之一也达不到。
让核桃成为村里人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和维毅也被省林草局评为了乡土专家。老和的技术从何而来?1月18日,记者一行走进碧山核桃技术团队,探寻“土专家”把小核桃做成大产业的秘诀。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12年,针对当时孝义核桃产业品种混杂、密度过大、粗放管理等问题,来自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二级教授、原经济林研究室主任、经济林学科首席科学家王贵受聘为孝义核桃产业发展特聘专家。
受聘为专家后,王贵组建碧山核桃技术团队,经深入调研提出全市核桃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意见,并在高阳镇建立了碧山千亩核桃示范园,以此培育良种苗木,生产良种接穗,做科技示范。在此期间,王贵也更为注重靶向浇灌,培养了包括和维毅在内的一批高素质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如今在高仁村,老百姓都会修剪,都知道树怎么管理。王贵介绍说,像柱濮的梁上庄村他们自己改进品种,到他那里引品种接穗,连续好多年,下堡镇下卫底村这边也是这样的。
从育苗技术、标准化建园到土肥水管理、数字化修剪,再到病虫害防治、机械化采收与加工技术,这些年王贵走遍全市所有乡镇常态化进行培训。但想让农民依靠核桃种植脱贫致富,光靠有技术还不行,研究和示范推广核桃及砧木新品种才是头等大事。为此,王贵从国内外各地引进核桃主栽品种,在碧山千亩核桃示范园内栽植培育,并建立基因库,研究核桃种质基因起源与演化规律。
种源比较多,用基因来改良品种,或者说培育新品种。十年期间,王贵培养了系列化抗晚霜品种。2018年,受霜冻天气影响,全市核桃减产近9成,但在千亩核桃示范园内依旧迎来了丰收年,“孝核”系列核桃品种“抗晚霜”、亩产更高、品种更为优良的特色也在这一年得到了集中检验。据了解目前,“孝核一号”“孝核二号”已获国家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并通过良种审定,正在积极推广,孝义核桃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了长足提升。如今,已近古稀的王贵还在带领团队研究“孝核三号”,能为孝义乃至全国核桃产业发展再做点什么,他鞠躬尽瘁。
目前,孝义市核桃栽植面积已超30万亩,可随着核桃产量的增加,依靠科技进步、政府支持、市场主导推进核桃精深加工十分迫切。憧憬未来,核桃标准示范园的引领性作用怎样继续发挥?能不能建立一个以油脂为导向的核桃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孝义核桃怎样才能从初级农林产品走向工业制品和现代化商业流态?碧山核桃技术团队仍在探索、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