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2月25日下午,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振国作的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孙大军、张广勇、刘振国、任忠、徐德峰、刘晋萍、周昌盛、孙晋军、卫成印、刘凯、张振明、廉海平、郭红波、刘旋、杨洋、刘惠民在主席台就座。孙晋军主持。
市领导乔晓峰、张稳科、赵沂旸、张欣宁、田安平、高奇英、李俊平、郭卫民、张建国、油晓峰、李真、刘继隆、薛爱平、高永安、郝金光、王阳平、李双会、白荣欣出席大会。
大会应到代表374人,实到代表358人,符合法定人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振国受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的几年,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准政治方向、站稳人民立场、彰显人大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共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8次,举行常委会会议60次,制定地方性法规19部,作出决议决定35项,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26个,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和专题调研201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推动发展中交出了高质量的“时代答卷”。
报告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过去几年的工作成绩,分别是:强化思想引领,政治立场更坚定;健全工作机制,地方立法更科学;突出问题导向,监督效果更明显;聚焦大事大势,讨论决定更精准;践行忠诚誓言,选举任免更规范;提升服务水平,代表履职更高效;坚持多措并举,自身建设更严实。
报告指出,几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全面贯彻党委部署,坚持每周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刻领悟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时代内涵,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完善制度体系立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紧贴社会治理和民生需求立法,深化拓展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所立法规体现党委主张、反映国家意志、符合人民意愿。立法数量稳居全省新授立法权地级市之首,跑出了“吕梁速度”,多次受到全国人大、省人大的充分肯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要求,聚焦高质量转型发展、乡村振兴、教育卫生、城市管理等领域,创新监督方式、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刚性,打好明察暗访、跟踪监督、第三方参与“组合拳”,构建全链条监督“闭环”,增强监督“韧性”,打造了阳光监督、民主监督的“吕梁样本”;创新代表工作,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在全省创新并推广“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治理”模式,市县领导带头,万名代表跟进,进站13973人次,收集问题9406件,办结7880件,实现了联络站点工作新跨越。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也是吕梁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五年。本次大会即将选举产生的第四届人大常委会,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厚望,肩负着新时代的重任。市人大常委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聚焦省第十二次、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扎实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加强“四个机关”建设,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坚定不移扛起以法治方式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报告强调,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状态,把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一件一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全力推动吕梁发展不断进入新境界、开辟新天地;要坚持“小切口”“小快灵”原则,加强立法能力建设,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坚持立法与执法并重,加强立法评估,完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全面推动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确保立一件、成一件、行一件;要聚焦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社会事业中的现实短板、法治吕梁中的顽瘴痼疾,拓展监督“宽度”,延伸监督“深度”,市县协同,一体推动解决;要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实施代表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五年培训计划,宣传代表先进事迹,加强代表活动经费管理。要建好“一站一点一岗”民意表达平台,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进一步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探索“互联网+”联络站建设;拓展“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治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制定代表联系群众、专题调研等工作方案,推动代表进站联系群众制度化。要坚持党建引领,建好建强“四个机关”,以政治建设为牵引,提升干部政治意识,浓厚机关政治氛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三力”,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队伍,努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刘勇飞作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市三届人代会以来,全市法院系统认真落实市三届人大历次会议决议,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为吕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2022年,全市法院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吕梁精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紧扣筹备和召开党的二十大聚焦发力,坚持稳中求进、巩固提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努力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范海生作了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市三届人代会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努力为吕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将聚焦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目标,以深入开展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深化检察改革,强化法律监督,提升履职能力,坚持能动司法,助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参加政协第四届吕梁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