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聚焦两会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第三届政府工作回顾

第三届市人民政府任期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脱贫攻坚之大考题、经济转型之大挑战、新冠疫情之大考验,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真抓实干、砥砺奋进,脱贫攻坚夺取全面性胜利,转型发展取得跨越性进展,民生事业实现突破性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战胜贫困、接续振兴,小康社会全面建成。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4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生态扶贫做法两次受到习总书记肯定,光伏扶贫荣获全省组织创新奖,特别是围绕“诚信、勤劳、专业”培育了“吕梁山护工”品牌,被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吕梁成为全省唯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市级代表。

——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经济实力跨越进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总量均翻了一番多,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大关。全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提质主城、扩容新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8平方公里扩大到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55%。新区建设全面提速,以吕梁大道为中轴的城市框架渐次拉开,3万余拆迁群众全部安置,成为建市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民生工程。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稳居全省前列,“吕梁蓝”“吕梁绿”成为最美底色。

——深化改革、创优环境,发展动能集聚增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达80%以上。开发区“三化三制”“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改革成效明显。教育、医疗等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形成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吕梁示范”、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的“吕梁探索”、行政审批“一窗式”和政务服务帮(代)办的“吕梁样本”。

——聚焦民生、筑牢底线,群众福祉显著增进。民生支出占比持续保持在80%左右。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特殊人群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排名历史性跨入全省前五,连续24个月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美丽幸福吕梁的底气更足、质量更高。

二、2021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立足当前抓指标、谋划长远抓项目、聚焦民生抓建设,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第三届政府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固稳,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市GDP历史性完成2071.4亿元,增量超过500亿元,远超过去4年增量的总和,全省排名第三,较上年前进了1位;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项指标增速,分别前进了2位、4位、4位、5位;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排名第四,前进了6位,形成了“六个进位”的赶超发展态势,为全省大局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是坚持保煤增气、降碳减污,动能转换跑出加速度。坚持以煤、铝、酒“一黑二白”传统产业支撑转型,大数据、大旅游、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两大三新”新兴产业引领转型。成功获批全省非常规天然气综合改革试点市,全年产气26.4亿立方米,较上年翻了一番;抢滩布局氢能产业,孝义鹏飞、山西美锦等焦炉煤气制氢项目即将投产。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23.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7%,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铺开货源街等4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高速西口环境综合整治,改造提升吕梁火车站、市体育场,建成投用城南公园二期、市图书馆。启动市植物园、文丰路拓宽、国道209市区段快速化改造项目。静兴高速全线贯通,汾石高速开工建设。太原至柳林开行动车组。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越来越高、归属感越来越强、自豪感越来越足!

四是坚持特优战略、兴业富民,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建成“四好农村路”544公里,新建美丽宜居示范村100个。“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培训23.1万人,其中“吕梁山护工”培训1.2万人、就业6830人。倾心培育“吕梁山猪”区域公用品牌,生猪出栏产能达4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0万头;启动食用菌产业扶持计划,规模达1.25亿棒、产值超12.5亿元,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五是坚持绿水青山、共建共治,生态建设展现新作为。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市区PM2.5浓度历史首次降到27微克/立方米,在全省和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保持第一。15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退出劣Ⅴ类。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40个“两高”项目停产、停工、停止推进。持续推进“三个100万亩”生态工程,林草覆盖率72.2%、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28.8%、全省第三,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进一步巩固!

六是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群众福祉获得新提升。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进黄冈中学合作开办吕梁一中,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本建成,吕梁职业教育园区、吕梁三中加快建设,市医疗卫生园区主体完工。省、市16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特别是面对突发洪涝灾害,干群同心、众志成城,重建修缮受损房屋5595户,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全面保障,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七是坚持对标一流、优化服务,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代办服务,项目全流程审批实现6个环节、13个工作日、零费用,成为全省最简审批模式。实行企业开办“1110”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4小时办结。综合信用指数位列全省第一,全程网办率、“证照分离”改革等指标稳居全省前列,营商环境考核专家评议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三、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关键时期。市第五次党代会科学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坚定信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开创新时代吕梁各项事业新局面!

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奋勇争先蹚出转型发展新路为使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全力抓好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大力弘扬吕梁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吕梁。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宜居、城乡靓丽、人文和美、富裕安康、风清气正的美丽幸福吕梁。力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综合实力在中部87个地级市中进入前20强,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三。

围绕奋斗目标,将实施“四大战略”,全力打造“四区”

——实施“双五”战略,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紧扣“保煤增气、降碳减污、协同增效、转型发展”目标,推动煤、焦、铁、铝、电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优势再造,实现内涵集约发展,氢能、白酒、新材料、非常规天然气、文化旅游五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实现规模集群发展,产业结构从“一煤独大”向“四梁八柱”转变,转型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实施“四二”战略,建设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样板区。

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和就业“两业”提质、农村风貌和农民面貌“两貌”改善、乡村治理和社会治安“两治”提升,致富带头人、支部带头人“两人”培育,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强对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的分类指导,持续擦亮吕梁山护工等“三大品牌”,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吕梁路径、吕梁模式,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实施“一廊两带”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验区。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点建设以离石、中阳、方山、交口、岚县为重点的吕梁山生态文明示范走廊,以沿黄四县为重点的沿黄干支流生态修复与治理带,以平川四县为重点的沿汾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带,推动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努力把好山好水守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好,让绿水青山产生更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闯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实施“一城两核”战略,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力争五年内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全国双拥模范城,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文明之城”。坚定扛起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坚强“西翼”的光荣使命,统筹山区与平川、经济建设与生态环保均衡发展,同城化推进离柳中方城镇组群建设,打造现代化市域中心城市;一体化推进交汾文孝城镇组群发展,建设太原城市核产业互补地、生态后花园、服务保障区,打造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双核”引擎,构建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战略支点,使吕梁在全省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彰显。

四、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起步之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突出抓好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三件大事”,做好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安全稳定“五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要求。

实现以上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稳促进、以进固稳”。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双五”战略为牵引,深入实施百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培育引进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全力打造煤炭、焦化、新材料等3个千亿级,白酒、氢能、钢铁、非常规天然气和文化旅游等5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跑出转型蹚新路的加速度。

●聚焦内涵集约发展,做大做强煤、焦、铁、铝、电。

●聚焦规模集群发展,培育壮大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围绕打造北方氢能产业基地,实施“一体两翼、三港四链”发展战略,加快“气—站—运—车”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打造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坚持“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的总体方向。围绕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围绕打造非常规天然气示范基地,开展“三气”综合开发试点。围绕打造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打造“一西一东”两大核心景区。

●聚焦高端融合发展,全力推动现代物流业、现代会展业、电子商务业、现代商贸业四大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抓好农村产业、农民就业“两业”

●提升村容村貌、精神面貌“两貌”

●促进乡村治理、社会治安“两治”

●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支部带头人“两人”

(三)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厚植高质量发展主色调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吕梁行动

●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行动

●实施污染防治攻坚行动

全覆盖治山 全流域治水 全领域治气 全方位治城

(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放眼长远谋项目。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策划包装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市更新等项目4000亿元以上。谋划储备100个省级重点项目、200个市级重点项目、300个县级重点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0个。建立支持民间投资政策体系,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生项目建设,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主动招商引项目。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扎实开展长板招商、以商招商,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0个、当年开工超100个、招商额突破1000亿元。积极推进能耗指标优化配置,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要素。

开足马力建项目。公路方面,推动祁离高速全面复工、汾石高速加快建设、静兴高速建成通车、离隰高速主体完工,启动建设离石至碛口、石楼至辛关高速,加快构建“一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争取新区改线年底建成通车,谋划国道209南延北拓、国道307东连西接工程,打造市区连通各县的“十字型”快速通道。铁路方面,全力做好太绥高铁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推进孝柳、瓦日、太中银铁路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临县车赶、汾西荣欣、临县锦源3个铁路专用线。水利方面,完成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项目建设,推进磁窑河防洪体系建设,开工兴县、临县等中部引黄县域小水网工程。新基建方面,加快推进市域5G网络全覆盖,推动山西超算中心扩容改造,加快吕梁云时代信创适配、柳林阿里文创数据标注、国栋充电桩智慧平台等项目建设。

(五)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扎实开展精致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和市民幸福指数。

主城改造提质增效。推进城市更新,加快货源街片区拆迁改造,启动袁家庄等20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做好“天坑”治理,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增强城市韧性,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供水、供热、燃气等老旧管网改造,实施三川河王家塔至王家会段河道治理,完成北川河一号坝至交口大桥河道整治,推动柳林至市区长输集中供热工程年内投用。畅通城市交通,完成文丰路拓宽改造,实施市区快速化道路改造,打通呈祥路南延三期等“断头路”,多方增加停车位供给,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激活城市文脉,改造提升莲花池公园,谋划启动世纪广场综合改造,提升商业业态,点亮夜间经济,打造讲述“吕梁故事”、寻觅“老城记忆”的亮丽名片。

新区建设崛起成势。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吕梁新区,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的宜居宜业新区。打造地标,启动建设大剧院、档案馆、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科技馆、融媒体中心等9大中心,建成投运市综合展示馆、群艺馆、双创中心、体育中心体育场,打造一批新时代城市品牌地标。完善路网,全力推进主城到新区快速路、新安大道等内外环路建设,构建新区到主城区半小时快速路网。健全功能,加快新区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新区绿化提升改造,投用市植物园和7、8号湖公园,让新区人气聚起来、烟火气浓起来。提升能级,推动万达、东泰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把新区打造成吕梁的“陆家嘴”。

市县联动融合发展。加快离柳中方城镇群同城化发展,推动公共交通、商贸物流、教育卫生、户籍改革等基本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辐射带动临县、兴县、岚县协同发展,让市区人口更充足、人才更积聚、人气更爆棚。推动交汾文孝城镇群一体化建设,辐射带动交口、石楼协同发展,支持孝义、交城率先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打造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吕梁样板。

城市创建协同发力。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引领,大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广泛开展全民文明创建,力争年内基本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市区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

(六)加快推进改革创新进程,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全力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七)加快推进社会民生事业,释放高质量发展新红利

●构建更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35条,新建、改扩建48所普惠性幼儿园、79所中小学校,改造提升市直机关幼儿园、吕梁二中、吕梁五中,推动市贺昌中学整体搬迁。加快吕梁三中、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吕梁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力争今秋投入使用。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年内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市区占比低于5%、县域占比低于15%。支持汾阳医学院独立设置高等院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快推进“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等改革,让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

●实现更为优质医疗供给。推动吕梁医疗卫生园区6月份建成投用,全力打造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行业标杆。抓好市传染病医院、孝义市中心医院、离石区中医院等项目建设。开通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实施“智慧医疗+5G协同诊疗”项目,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医疗保障能力。

●打造更有温度社会保障。开展全民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完成培训3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5万人。继续办好职业技能大赛,建设市级灵活用工市场,拓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渠道。加大欠薪整治力度,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费代缴。落实三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成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完成500户特殊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县级殡仪馆全覆盖。

●提供更加丰富文体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快市博物馆改造布展和部分县级博物馆改建,实施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杏花村等老字号的保护,推动剪纸、面塑、皮影戏等非遗传承创新。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新建体育公园2个、健身步道100公里,新建、改扩建足球场10块,办好沿黄公路自行车等赛事活动。

今年吕梁在完成省政府“12件民生实事”基础上,集中力量再办好“5件民生实事”

一是市域内国有A级景区头道门票免费

二是城市低保户免费收看有线电视

三是市区公交车全民免费乘坐

四是全市教职工每年免费体检一次

五是全市乡村卫生部门实现“智慧助医”全覆盖

我们就是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始终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八)加快推进平安吕梁建设,优化高质量发展软环境

●筑牢疫情防控之“堤” ●绷紧安全生产之“弦” ●夯实和谐稳定之“基”

五、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吕梁的主旋律,更是新一届政府的职责所在。我们将始终保持“赶考”状态,全面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忠诚为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习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要求,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坚持依法行政 ●坚持为民施政

●坚持高效理政 ●坚持从严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