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永恒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站在新的起点上,吕梁再次迈出新的步伐,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美丽幸福吕梁”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后置高质量发展主色调。坚决扛起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降碳、减污、增绿协同推进,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吕梁新常态。
◎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举措
作为传统能源大市,我市按时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面临着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双重压力。目前,我市制定《吕梁市碳达峰规划》《吕梁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全力争取省级碳中和试点,谋划实施总投资60亿元的“零碳”园区项目。
●市政协委员郭军:地方实现“双碳”目标应该通过推进新能源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倡导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实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现有机构的基础上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工作组。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规划落地;二要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实施分类指导;三要加大宣传力度,传导绿色低碳新理念;四要抓住弱项,重点突破,通过建立和完善绿色发展监测体系,为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吕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支撑。
●市人大代表李洋:氢能源被视为新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重要意义。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报告中“打造北方氢能产业基地”的战略,更加坚定了鹏飞集团“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信心。鹏飞集团身为吕梁市煤化工转型升级的代表性企业和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率先形成最清洁、最绿色的制氢、储氢、用氢完整链条,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型化、数智化的道路上,跑出“+四五”的加速度。
鹏飞集团有信心、有能力,坚定不移落实好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向践行国家新能源、国家绿色发展的方向高速迈进。
◎着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生态安危事关国家盛衰与民族复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聚焦“一廊两带”生态修复战略,谋划实施总投资811亿元的204个重大生态环保项目。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黄河、汾河流域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市政协副主席李媛: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重污染企业退,持续推动造林绿化等重大举措,推动黄河流域吕梁段水生态整体好转,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沿黄地区正在成为重要生态屏障。以柳林县为例,柳林县地处黄河东岸畔,受自然环境和采煤沉陷影响,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应大力推进黄河流域柳林段生态空间一体化保护和环境协同化治理,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整体生态保护、改善人民生活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重、环境保护与改善民生并行,加大政府和社会力量在资金方面的投入,着力为水土保持工程后期管护工作提供必要技术支持,走水土保持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市政协委员郑鹏飞:吕梁作为沿黄河流域和汾河流域的重点区域,如何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环抱在我们的身边,是接下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建议在我市建立一支由市公安局统一管理的生态环境警察队伍,接受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工作指导,在全市范围内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为我市的生态环境安全保驾护航。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统筹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努力让碧水长流、青山常在、空气常新!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期盼享有更优美的环境。
●市人大代表张绳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是一份有高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厚植高质量发展主色调这项重点工作,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吕梁行动。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一是造声势,扩大宣传,全力为即将启动的吕梁市禁牧休牧条例造声势,督促养羊户及早出售羊群或转移到规划的休牧区;二是堵死角,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全力攻坚沿黄石质山区的荒山和东部灌木林改造,实现荒山造林全覆盖;三是增质量,实施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等项目,改善林分结构,增升森林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市政协委员潘小云:“十三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有信心有决心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目的任务,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生态环境工作,共同推进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