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新观念正如这个季节一样蕴含着无限新希望穿过大街小巷,拂遍田野山川,悄无声息地吹进人们心中。
“去年五月份,我女儿出嫁,按照女儿的想法,自己一辈子就结一次婚,婚庆、宴席都想搞得排排场场。不过,算下来规格远远高于村里的规定,于是我就反复做女儿的思想工作,从村规民约讲到移风易俗再到婚姻家庭经营,最终打动了女儿。” 3月10日,孝义市崇文街道留义社区居民郭小梅告诉记者。
留义社区地处孝义城区西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典型的“城中村”,2017年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21年完成村改居。近年来,留义社区立足“城郊农村城市社区化”的特色,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完善服务功能,村民生活日益富足,文明平安指数节节攀升,初步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科学化。先后多次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等国家、省、市荣誉70余项。去年市委出台推动移风易俗意见以来,留义社区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妇女代表大会要求党员干部、妇女代表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自觉遵守操办婚丧事宜双报告,做到事前报告、事后备案,主动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留义妇联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引领作用,按照社区党支部统一安排,到户到人进行志愿服务,大力宣传移风易俗、人口普查、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引导村民主动加入移风易俗行列中来。为方便群众按照新规办理婚事、丧事,留义社区还成立了专门的红白理事会。
“刚开始,红白理事会规定红事不超过20桌,干部群众上礼一律不超过100元,本村人员办婚丧喜庆事宜一律不准雇佣乐队,对方乐队也不允许进入小区。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一般1户上礼,至少3人上桌,为了控制桌数,我们又补充规定每户上礼只能1人到场,杜绝全家参加,这样就大大控制了桌数。”留义社区副主任李丹介绍说。
取消了乐队,红事感觉不如之前喜庆,村里虽然配备了专门音响设备,但还是有部分村民难以适应这一新规定。针对这种情况,理事会工作人员主动登门,对婚事新风尚理念进行解读,对办理中存在的浪费现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村民把钱花在“刀刃上”,在节俭办事的同时,也为新人今后幸福生活增加一份力量。
郭小梅女儿的婚礼,最终也在她的说服教育下顺利“移风易俗”,婚礼只宴请了13桌,村民们都没有告诉,只告诉亲朋好友,而且每户只派一人上席,喜事全程由社区的红白理事会操办。
为让移风易俗能常态化坚持下去,留义社区还建立了“一户一档”的全村档案,实行“积分制”,将个人行为习惯、日常表现与家庭荣誉、股份分红挂钩,细化分值、互相监督、按分结算,目的就是让居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明意识,强化思想建设,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良好氛围。对于违反红白理事会章程规定者,社区“两委”还出台了不能参加各类评优评奖评选活动,取消年终一切福利待遇,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妇女代表要从严从重处理的一系列规定,从制度上给全体村民敲醒了警钟,进而保证制度的良好执行。“今年,我们将以创建全国文明社区为新起点,与全体居民共同建设‘文明留义’品牌,共享‘文明留义’发展成果,共同感受‘文明留义’幸福生活。”李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