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离石区召开2022年第13次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会议传达了省委第七十四次疫情防控专题会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市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就全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再强调。
会议指出,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最严峻、最关键时期,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从严从紧、抓早抓小,科学精准推进常态化防控,坚决守住守好离石阵地。
要筑牢一条防线。严把入区15个卡口,严格按照程序,点对点防控,推动所有来(返)离人员提前申报,并按照“落地即管”要求,从严做好登记管理、赋码管理、健康管理,未携带核酸检测证明的要现场进行采样,守牢外防输入的严密防线;医院、疾控中心要设立专门通道,多方面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并统筹资源优先保障车场、高速路口等的人员落地核酸检测能力;要严格落实乘客进出站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加强室内设施及客运车辆消杀、保洁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坚决斩断传播渠道。
要压实四方责任。一是乡镇街道、社区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和措施,从实从快从准从严落实好排查管控工作,做到“应查尽查、应管尽管、应报尽报”。二是各部门要严格落实部门监督责任。明晰工作职责,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加强本行业本领域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和监督管理,指导各类重点场所规范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三是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单位主体责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积极推进“离里通”的使用,严格执行上下班扫码制度,形成规矩。同时严格执行外出报备制度,人员外出前后要按本单位要求进行报备,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四是要压实个人防护责任。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自觉配合验码测温、核酸检测等必要的防疫要求,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做到不扎堆、不聚集。
要提升五种能力。一是核酸检测能力。疾控中心、医院要加强检测能力的提升,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检测队伍建设和实验室能力建设,建立组织机制,统筹调配资源,为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强力保障;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组织推进,科学合理应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规范抗原检测阳性后的处置管理,进一步提高“早发现”能力,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集中隔离的能力。要强化隔离场所管控,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设置和管理集中隔离场所,改造储备到位,以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三是流调能力。要成立流调专班,持续开展流调队理论培训和实操训练,提高流调能力,提高疫情处置响应速度。四是应急处变能力。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快提升人员、物资储备等能力,常态化开展人员培训,提升处置效率,切实增强应急响应能力,最大限度消除工作隐患、堵住防疫漏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牢坚实基础。五是医疗救治能力。要提升医疗救治能力,落实定点救治医院规模适中、硬件具备、能够迅速完成平急转换的要求,同时,建立方舱医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一旦发生疫情,及时投入使用。
要强化三个力度。一是督导力度。督导组要下沉一线,强化巡查暗访,抓好重点部位环节的督查,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任务。二是问责力度。对当前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履职不力、推诿扯皮的,严肃追责问责,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三是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宣传,发现典型,深挖一线人员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凝聚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合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一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预防森林火灾、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沉到帮扶村进行地毯式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紧围绕上级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落实好各项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聚焦特色品牌这个关键,结合资源条件,形成新兴优势产业,为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把乡村振兴和为民办实事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当好群众贴心人,办好民生实事。第一书记、工作队要严格执行“五天四夜”驻村要求,做好问题排查和各项驻村帮扶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三要全面做好“清化收”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把握政策标准,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清化收”工作顺利有序推进。四要全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严峻性,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研究分析经济指标、重点项目,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谋划好今年经济工作,全力以赴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