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我市主动扩展城市“朋友圈”

积极融入“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156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本报讯 (记者 罗丽) 近日,记者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促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我市和临汾、山东德州、宁夏吴忠、陕西榆林、内蒙古包头、河南洛阳等黄河流域干线6省(自治区)20市172县(市、区)共同签订了《黄河流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我市正式融入“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156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据悉,“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以推进“跨域通办”为目标,通过高效协同、同事同标、服务同频,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模式,重塑黄河流域政务服务一体化格局,促进东部、中部、西部政务服务交流,实现政务服务水平协同提升,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带经济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城市协同推进“两个清单”“四个一体化”,共同编制《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领域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清单》《黄河流域“跨域通办”线下办理指引》,合力推进跨域通办一体化、证照互认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帮代办服务一体化。

根据合作协议,“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在推动高标准完成国务院公布的13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基础上,再推出“跨域通办”事项20项,包括医师执业变更注册、医师执业地点变更、机动车驾驶人审验、个人参保缴费证明查询打印、转外就医备案、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满足群众异地办事需求。

下一步,我市将以加入“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服务方式,丰富办事渠道,帮助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