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付永文 通讯员 李生智 解德智) 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交口县各级严阵以待、精准发力,统一步调、尽锐出战,采取“面上巡、线上盯、点上卡、广泛宣”的“硬核”措施,牢牢织密联防联控“安全网”,全力以赴打好森林防火“保卫战”。
提高站位,夯实安全责任“思想防线”。先后多次召开森林防火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全县总动员、上下一盘棋,始终保持战斗状态,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决扛稳森林防火工作重大政治责任。成立全县森林防火工作领导组,健全完善各乡镇、成员单位领导负责制,划分责任田,签订责任状,围绕“管林、管火、管人”三个关键环节,统筹抓好“人防”“物防”“技防”等各项举措,建立机制、做好值班、列出方案,切实构筑起森林防火的铜墙铁壁。
多管齐下,建强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县融媒体中心开辟森林防火专栏,制作宣传警示片,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各种平台,让防火政策法规、森林防火基本常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利用宣传车、“村村通”大喇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火意识和监督意识,引导大家改革陈规陋习,文明祭祀,遵章用火。各乡镇部门在人流集散地设置宣传咨询点,发放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单、明白卡等宣传资料;在重点区域书写防火标语、悬挂横幅、增设警示旗等宣传标识;各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 防火保平安”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宣传效果。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让森林防火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推动完善群防群治格局,使森林防火真正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防患未“燃”,坚决杜绝火灾“安全隐患”。严格落实防火期野外生产用火许可制度,建立森林火灾隐患台账。全县共设立防火检查站30个,卡口500多个,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值守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值班、登记、看守“三到位”。对进山人员进行逐车逐人登记筛查,严防火种进山入林;对农林交错区边缘的枯枝、落叶杂草按标准及时清除,防患于未“燃”;对重点林区、重点地段、重点时段加大巡查力度和密度,进行全天候网格化巡护和管理,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灭、早发现、早扑灭。同时,对野外违规用火行为,一经发现,移送公安机关,形成打击违法用火的高压态势。
四级联动,筑牢护林防火“战斗堡垒”。建起了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防火成员单位负责人、民警包村,村干部包组,护林员包山头地块的四级联动工作矩阵。同时,把全县381个自然村划分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和定点巡护。严格执行森林火灾归口报告制度,确保火情信息上传下达迅速、准确。县林业、应急部门和重点村组,组建100人的应急扑火队伍,配强单兵作战设备,加大防火物资储备,全天候待命,随时应战;全县各级森林消防队伍全员备勤备战,不断提高森林火情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以“招之能来、来之能扑、扑之能灭”的工作状态,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全力保护森林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